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52256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12-18 |
发文机关:长子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 主题词: |
标题:长子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4-12-18 |
尊敬的王丽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解决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遗留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2022年、2023年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地源收费为内容的“清化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把债权清收和债务化解、资产发包和收益使用等情况作为全县清理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整改整治,不断强化规范监管。2024年我县又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经济同价款收回不及时的遗留问题,我中心在全县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其列入“五类”突出问题整治之一,各乡镇以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加大对合同价款的收缴力度,通过整治,增加了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化解了部分信访矛盾和突出问题,锤炼了乡村干部作风和提升了干部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坚持清理整治与长效机制建立相结合,我中心侧重总体把控和监督指导,先后修订完善了《长子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试行)》和《长子县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指导价格》,制定出台了《长子县化解农村债权债务暂行办法(试行)》《长子县农村集体机动地其他方式承包管理办法(试行)》,正在修订审核《长子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和《长子县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若干规定》,有效推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虽然我县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合同管理不规范。包括发包程序不规范、收费标准不规范、签订文本不规范等。例如:承包期限过长、低价发包、逾期不缴纳承包费、无偿占有集体资产资源等。二是台账登记不规范。包括底数不清晰、数字不准确、内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时等。例如:债权债务台账债权债务登记不全、不实、不准,资产资源台账登记基本底数、具体构成、处理处置等情况掌握不全面、不及时、不精准,导致清理整治工作不全面、不彻底。主要原因还是乡村两级干部认知不到位、政策不熟悉、工作不担当、措施不硬实。
下一步工作一是摸清底数是基础。针对部分乡镇底数不清的问题,要求各乡镇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监管意识,切实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在平常,真正建立健全资产资源台账、经济合同台账和债权债务台账等,摸清摸透摸全摸细全县资产资源对外发包(出租)经营情况、使用情况,经济合同签订、结算和兑现情况,以及债权债务实际情况、形成原因等,并实行动态管理。二是部门联动是关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经济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涉及多层级多部门需要合力攻坚,既需要县级分管领导统筹安排,又需要乡镇一级属地主体责任压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履行到位,还需要县乡纪委严格执纪,倒逼责任落实落地,同时还需要公安、法院等法律部门严审快判、严厉打击等,只有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精准掌握一手资料,破解存在疑难问题,有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管理。三是制度落实是根本。从近年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和“三资”整治工作看,有时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制度不落实,要加强乡村两级政策性业务培训,通过培训精准掌握农村集体“三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监督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相关制度落实情况。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部门负责人:李玲
承 办 人:万红云
联系电话:0355-8322308
2024年10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