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2-78544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2-11-17 |
发文机关:长子县文化和旅游局 | 主题词: |
标题:关于对县十届政协二次会议第93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文化 | 发布日期:2022-11-17 |
尊敬的杨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实非遗进校园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关于做实非遗进校园的建议,是为了进一步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传播我县的本土特色文化,普及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对此完全赞同。
2019年7月, 我县启动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开设的主要项目有:长子鼓书、上党八音会、唢呐吹奏、戏曲、长子根雕等。参与非遗进校园教学工作的都是来自我县社会各界的专业知名人士,且是国家级、省级或市县级非遗传承人,除了有较高超的专业技艺,还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并在全国获过许多嘉奖。他们分别是:长子鼓书传承人刘引红、上党八音会传承人崔青云、唢呐技艺传承人常青、戏曲传承人史彩虹、长子根雕传承人王长宇等。
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县东方红学校、县鹿谷小学为主,采取社团课的形式进行,学校分别设有专门的活动教室及硬件设备,每周五下午有两个课时的活动时间,不同社团的孩子们分别从长子鼓书的唱腔表演、八音会的团体吹打技能、唢呐演奏的各种技巧、戏曲艺术的四功五法、根雕技艺的选材审根造型构思等方面汲取知识,学习技艺。
经过二年多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各个社团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能够单独进行展示,在2020年的元旦以及2021年“六一”期间,各社团都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了教学成果展示。拒不完全统计,社团受益学生约230余人。2022年,我们将与县教育局继续合作,积极探索更适合的非遗进校园的方式和方法,确保我县的非遗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致
礼
承 办 人: 杜艳军
联系电话:0355-8322316
2022年10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