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8-00856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18-04-16 |
发文机关:长子县统计局 | 主题词: |
标题: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研判 | |
主题分类:统计 | 发布日期:2018-04-16 |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全县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总量大幅攀升。经调研测算,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146.8亿元,同比增长11.3%,发展速度比上年加快
(二)工业经济表现强劲。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原煤开采企业
(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出预期。1-11月份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68.9%,其中国税完成16.9亿元,增长159.2%,地税完成5.9亿元,增长97.2%,财政完成1.1亿元,下降59%。预判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66%,比预期目标增加6亿元,增收数占预期目标的三分之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为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今年我县重点推进项目97个,计划总投资375亿元,当年安排投资9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
截止11月底入统投资项目70个,房地产项目1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全市高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不够协调,2016年三产比重为10.3:61.6:28.1,预判2017年三产比重为8:68.8:23.2,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且呈现二产比重上升,三产比重下滑的态势。2016年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低23.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27.7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6.2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低27.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
(二)工业经济质量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工业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前三季度工业拉动经济增长
(三)市场主体动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乏力。
从我县市场主体数量看,规上工业企业29家,占全市的
三、意见建议
(一)以开发区建设为抓手,培育转型升级新标杆。
明确开发区发展定位,依托康宝药业和连翘基地的优势,突出以大健康产业为引领的发展模式和特色,同时加快金融、物流、仓储、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完善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产业招商”实现产业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形成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带动全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二)培育增长极,激发新动力。
一是加快新建项目推进力度,竣工项目投产达效进度,规范煤层气开发,强化工商注册;二是在我县中小企业中,部分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如丹朱缸套厂,产品质量同行业国内领先,产品远销国外,晶益科技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石英石板材试生产成功。但这些企业受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影响,发展空间受限,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小。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扶持措施,制定和完善扶持成长型企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加强信息提供和技术指导,全力推进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补齐短板,强化服务业发展。
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要以县城改造为契机,确定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引导、鼓励、支持现代服务业。一是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聘请高端服务业人才科学规划,指点迷津,画龙点睛。二是合理规划运营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逐步引导居民消费向实体商业回流,变简单的购物为休闲性体验。如购物广场汇集餐饮、洗浴、健身、美容、早教、设计创意等新型消费业态。三是规范提升面向生活的服务业,充实改善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四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