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办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1236931-5/2018-00959
发文字号长子政办发〔2018〕11号 发文时间2018-03-12
发文机关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绿色 农业 实施 管理 技术 隔离 通知
标题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长子县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日期2018-03-12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长子县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长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12日 

  长子县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是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根据长治市创建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的总体安排,为使我县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长子县蔬菜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在一定封闭区域内,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坚持依标生产、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强化品牌培育和市场化经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示范区建成综合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市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年起步、封闭示范,两年推广、辐射扩展,三年全面发展的路径,在石哲镇创建1个集中连片、规模在3万亩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示范区内农产品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示范区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00%;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三品一标”认证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合格率达到100%。 

  2018年,以石哲镇西汉村、吕村、慕容三个村为核心,集中连片创建3800亩左右的以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为主的封闭示范区。 

  2019年,以示范区为核心辐射,在精卫湖湿地公园沿线扩张到1万亩。 

  2020年,在原有基础上,将示范区拓展到发鸠山生态涵养区,规模达到3万亩以上。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规划。根据全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结合石哲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规划确定封闭示范区。示范区突出特色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引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调动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将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纳入本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坚持立足现有、培育特色。重点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规模,通过填平补齐,突出区域特色,将示范区建成综合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示范区。 

  3、坚持清洁生产、示范引领。示范区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化肥零施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覆盖。 

  4、坚持市场调节、品牌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工商资本主导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大力开展绿色品牌创建活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示范区创建取得成效。 

  四、示范区基本情况 

  1、实施范围 

  2018年封闭示范,范围涉及石哲镇西汉村、吕村、慕容3个村。总户数111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总人口3432人,贫困人口77人。示范面积3860亩,包括设施蔬菜等1860亩、露地蔬菜1000亩、玉露香梨1000亩。 

  2、实施主体 

  长子县大地蔬菜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50万,固定资产150万,是我省最早由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从事腌制尖椒生产,并获取省级卫生许可证和基地生产许可证的单位;2006年部分尖椒产品通过河北鸡泽有限公司销售日本和韩国,深受日本最大客商仙波糖化工业株式会的欢迎;2015年通过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申请了“餐必得”辣酱商标。主要试验品种有多宝塔、辛湘8号,逐步发展成为集尖椒育苗、生产、试验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科技示范基地。 

  长子县绿野新能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注册资金6000万元,现有员工32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7人,管理人员6人,专门从事生物质能源产品及相关的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发、综合利用,有利于实现示范区实现清洁生产。 

  长子县蕙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58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8人,主要从事绿色有机果蔬种植与销售,牲畜散养、生态农业观光、园林绿化等。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高科技农业,以建设绿色有机农业基地为依托,通过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深化休闲农业开发,做强企业品牌。 

  3、主推品种及技术 

  蔬菜:青(尖)椒主导品种富康、新选富贵、方兴二号、方兴大椒、方兴骏马等;西葫芦有京葫36号、中葫4号、法拉利等;西红柿有谷雨天禧、特丽娜等;长茄有布里塔、东方长茄、爱丽舍等;黄瓜有中农29号、中农106号等。 

  主推技术有:穴盘无土育苗、两网(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配方施肥、茄果类蔬菜保花保果技术、“秸秆→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循环农业、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无害化生态防治等。 

  梨:主推品种为玉露香梨。主推技术有水肥一体化滴管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梨树新树形早果丰产整形修剪综合技术。 

  五、重点任务 

  (一)实行封闭管理。一是自然封闭。封闭示范区域内南有精卫湖的自然隔离,北有丘尸岭的天然屏障,西是发鸠山生态涵养区,东有绿野生态循环区为保障。二是规划封闭。制定实施封闭示范区规划,加强示范区封闭管理,设置醒目明显的标志,划定生产保护范围,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水土资源优良,产地环境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三是设施封闭。加强示范区山水林田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示范区内绿色有机作物统一登记,逐村造册,逐户落实。四是管理封闭。建立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产品检测监管联动、部门协同的执法机制,加强对示范区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农委、县畜牧兽医中心、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市场局、县国土局) 

  (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依标生产。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完善以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投入品为重点,覆盖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控制、采收贮藏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农业标准体系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大力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标准化服务监管体系,把农业标准化贯穿到示范区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以标准化促进优质化。(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质监局、县农委、县畜牧兽医中心、县林业局) 

  (三)加强技术推广。加强与山西农科院合作,建立集科技咨询、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试验示范基地,加强蔬菜和梨等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充分发挥石哲镇“两站”的科技推广辐射作用;充分利用农技员和农业乡土专家的作用。因地制宜推广间作套种、秸秆还田、穴盘无土育苗、两网(遮阳网、防虫网)覆盖、“秸秆→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循环农业、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等技术。利用农广校、农技推广中心、区域农科站等技术推广体系,组织乡镇干部、农业技术人员、蔬菜种植、养殖大户定期参观学习先进种植、养殖经验,不定期、依农时聘请国家和省级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巡回传经授课、现场示范培训、同步解决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探索高效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绿色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努力促进农作物耕、种、收、管、防全程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农委、县畜牧兽医中心、县林业局、县农机中心、县水利局) 

  (四)发挥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实施“龙头企业+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示范区内长子县大地蔬菜有限公司、长子县绿野新能源公司、长子县蕙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统一开展示范区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控、产品营销等服务,建立从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品牌创建、旅游观光的全产业链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引导示范区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合作社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农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农经中心、县商务中心、县农商银行、县扶贫办、县畜牧中心、县林业局) 

  (五)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生产,建立最低保护价制度,由实施主体收购农户农产品,最大程度保障农民的利益。通过“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形式,搭建示范区农产品产销平台,支持示范区与超市、批发市场、居民社区、学校、企业等农产品消费单位进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农委、县科教局) 

  (六)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加强示范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以及认证后的监管执法力度,维护“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在示范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健全生产管理档案制度,确保产品质量有保障,全程可追溯。对示范区每茬农产品产收都要进行抽检,确保示范区生产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县政府、县农委、县财政局、县农经中心、县供销联社、县市场局、县畜牧中心、县农机中心) 

  (七)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示范区内全面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非农药多功能杀菌器、杀虫灯、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穴盘育苗技术。围绕示范区主导优势产业,依托长子绿野新能源公司,发展种养业产业循环模式,着力推广“种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和“种植—养殖—有机肥生产—农业种植”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积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和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畜禽粪污有机肥加工利用等技术,实现示范区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全消纳”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责任单位:石哲镇政府、县农委、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县畜牧中心) 

  (八)加强市场营销。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等龙头电商企业对接,打造双向流通、辐射全国的示范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支持“田田圈”等本地电商企业发展。加快建设“益农信息社”,开展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上发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示范区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交易会、洽谈会等展销活动。成立长子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定期举办宣传推介活动,扩大示范区农产品销售市场。(责任单位:县政府、县农委、县商务中心、县市场局、县供销联社、县农经中心、县畜牧中心、县林业局、县水利局) 

  六、资金投入使用 

  用好市级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对市级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物化补助,由县农业部门按要求落实到经营主体,由经营主体与乡镇共同落实到村、到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落实到经营主体,由经营主体统一对示范区内实行统防统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宣传培训由县农业部门统筹安排。 

  设立县财政专项奖补资金。主要包括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产业转型上,对粮改饲、经等作物进行补贴。生产环节上,对水、电、路、林、隔离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或贴息,对示范区进行物化补助或贴息(包括种子、种苗、有机肥、沼渣沼液利用以及绿色防控物资等)。营销环节上,对示范区“三品一标”认证进行补助;对示范区内因采用绿色有机方式生产而导致的产量下降,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的现象进行补助;对示范区所有农产品实行保险全覆盖,降低农户风险。出台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细化资金支出范围,加强资金监管,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七、实施步骤 

  以市场需求和目标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突出特色产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创建,分层分类指导,分段分步实施。 

  (一)实施准备阶段(2017年)。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种植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经营主体地位,体现科学性、示范性、可操作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制定和修订完善主要种植作物、养殖畜禽和加工业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进度,落实工作部门,分解任务、责任到人。 

  (二)示范实施阶段(2018年)。制定创建标准,完善绩效考核办法。重点抓好有“三品一标”认证、有规模、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就绿色有机蔬菜、玉露香梨等重点产业开发的技术标准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旱作等技术,为大面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同时,各乡镇政府要编制具有区域特点、文化特征、产业特色、经济效益显著的示范区项目库,通过会展、网络、代理招商等形式,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大示范区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进入示范区。 

  (三)大力推广阶段(2019-2020年)。运用第二阶段的成果,全面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坚持依标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打造企业和产品精品品牌,强化产业对接,形成蔬菜产销一体化的格局。 

  (四)全面发展阶段(2020年后)。通过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健全配套体系优化生态环境,壮大基地规模,培植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步入绿色有机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全程化控制的发展轨道。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长子县绿色有机蔬菜封闭示范区领导组,分管县长为组长农、林、水、农机、农经、财政、质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规划、方案制定,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石哲镇政府、项目涉及的3个村和两个经营主体,都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强化管理,形成部门协同,县、乡、村和带动主体联动的示范区组织管理体系。 

  (二)加强技术服务 

  成立由技术、蔬菜、植保、土肥、种子等部门及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示范片建设拟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生产技术指导、示范培训、制定工作计划、专家巡回指导等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专家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活动,确保关键技术入户到田;建立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落实技术。每个技术人员直接负责指导绿色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项目全过程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中及时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田间管理措施,搞好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田间记录、数据整理等。 

  (三)强化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对示范区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建立示范区月报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工作进度,并按时向市级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强化日常检查督导,适时组织多种形式督导、检查活动。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项目实施结束后,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自评。并充分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创建的经验与做法,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有机农业封闭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认识,形成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导向,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