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1-12-28 |
发文机关:色头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色头镇2022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1-12-28 |
2022年,我镇将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勇争一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明不足、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坚持“思想上破冰、行动上迅速、资金上自筹、工作中率先”的争先理念,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勇气,讲好色头故事,拼出色头担当,蹚出色头路径,全力让毒品泛滥成为色头历史,让资源依赖成为色头历史,让党建引领开启色头历史,让转型出雏型成为史实,奋力谱写色头转型跨越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党建统领作用,切实提高执政能力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要求。
(二)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不松劲,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组织开展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培训班,系统化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切实提高“领头雁”综合素质和政治素养,持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改造工作,管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力更加强劲、战斗力更加充盈、政治功能更加凸显的新时代基层战斗堡垒。
(三)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党建引领水平,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治理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和质量
(四)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从严肃纪,深入开展“十个坚决破除”,严格整肃纪律作风,让全体党员干部坚决杜绝麻木不仁思想,解决好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思想上明显进步、作风上明显改善、纪律上明显加强、能力上明显提高、工作上明显突破、形象上明显改观”的六个明显变化,为谱写色头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
(五)坚决做好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县委专项第五巡察组巡察我镇软弱涣散村级党支部反馈情况,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劲头,坚决彻底地抓好巡察整改落实,以良好的工作成果来验证巡察结果,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推动全镇转型发展。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我镇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一)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我镇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县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以等不得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招商、人人支持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二)坚定不移实施农业转型。推进与长子县鑫颐源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投资6000万元的和平新村—地河村沿线现代化生态采摘园项目,确保按时投产增效;推进与鑫润民种植合作社签订的投资3400万元的非转基因“金黄后”玉米基地小杂粮加工厂项目,进一步延伸拓展生产链,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推动农业转型走深走实。
(三)坚定不移推动文旅兴镇。积极与南通六建集团洽谈合作,在羊头山民宿群一期、二期的基础上,引资5640万元推进羊头山文旅民宿康养建设项目,打造175座原生态精品民宿,并配套完成公共休闲区及室外设施工程,进一步补齐羊头山景区休闲住宿短板;积极开展羊头山古长城修复项目,该2.1公里长的古长城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将重现“神农天下第一城”风采。
(四)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商洽合作,引资20.5亿元建设特变电工长子县500MWp农光互补光储项目和2.2亿元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以“光伏+农业种植基地”为基本定位,通过建设农光互补种植基地,突破土地利用空间限制,创新光伏产业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形成农业种植与光伏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生态改良;积极申请中央财政资金509万元,进行色头村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积极与忻州聚民惠农专业合作社洽谈,引资500万元,在庄里村建设年加工秸秆10000吨的秸秆加工综合利用项目,有效缓解护林防火压力,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与省发改委申请资金3200万元,在色头村新建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彻底改善色头幼儿教育落后现状,为色头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三、做好做实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在民生幸福上拿出更实举措。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吸纳人民群众到万亩中药材基地、经济林园区务工赚钱,提升群众收入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健康文明新风尚;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对于庄里、峪则等村地质灾害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相关涉煤企业,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保障人民群众自身权益。
(二)在基层治理上作出更大改善。深入推进“全科网格”和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建设,通过“多网合一、人员融合”,实现党建工作、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社情民意等内容一张网络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克服松懈、倦怠思想,加强关键环节防控,补齐疫情防控短板,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在生态宜居上实现更大作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巩固落实林长制、河长制,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进一步加大驻镇煤矿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煤矿周边的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各煤矿企业周边环境的绿化,加强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监管,推进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开展排污口整治和畜禽养殖清理整顿,进一步巩固农村改厕成果,全力打造天蓝水清、和谐宜居的美丽色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一万亩非转基因“金皇后”玉米和鑫颐源现代化生态采摘园项目,将脱贫户吸收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采摘园区,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在药材基地和园区打工赚钱,无劳动力的脱贫户拿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切实提升脱贫户收入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持续推进脱贫群众生活改善;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脱贫群众开展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群众靠自己努力过上更好生活。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人才保障,着力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培训,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充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农村基层干部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闲置凋敝宅基地复垦工作进度,加快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