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1-12-28
发文机关色头镇人民政府 主题词
标题色头镇2021年工作总结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2021-12-28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2021年,色头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严格按照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持“思想上破冰、行动上迅速、资金上自筹、工作中率先”的工作思路,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聚焦党建引领,着力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专题研讨12次,打造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为群众办实事292件,通过邀请山西大学张守夫教授作专题讲座,举办“党在我心中”演讲大赛、“七一”表彰大会等庆祝活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二)全面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完成了柳叶沟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打造了和平新村党建示范点,发展了党员20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学习宣讲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到所包联村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0余次,把会议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党的建设与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结合起来,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抓好民生事业等工作结合起来,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推动工作,切实让全会精神在色头落地生根、入心入脑。

二、聚焦“三位一体”,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

色头煤炭资源丰富,但色头因煤而兴也因煤而衰,如今的色头已没有往日的荣光与辉煌,长期的煤炭开采,带来的是资源枯竭、土地塌陷、水位下降等种种遗留问题,可以说色头如果不转型就没有明天和未来。为此,我们实施了以强力的农业转型支撑和拉动文旅转型,从而推动美丽乡村振兴的“三位一体”模式,也就是由“煤炭重镇向农业兴镇、文旅强镇”转型。

(一)全面推进农业转型。紧紧围绕“山上松柏封顶、山中果树缠腰、山下药材坐底”的发展目标,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了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3000亩金皇后非转基因玉米基地,并已与安徽燕子坊达成初步共识,将金黄后玉米加工成代餐粉,增加附加值,切实走出一条农业转型之路。

(二)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我镇依托羊头山优质的文旅资源,在羊头山森林公园和羊头山一期、二期道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住宿产业,引资5000万元打造了羊头山“七彩山庄”民宿群和彩绘文化墙项目,进一步补齐羊头山景区休闲住宿短板,提升景区吸引力。

(三)全力狠抓项目建设。今年,我镇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其中招商引资共完成10个项目3.13亿元,完成率为104.3%,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开工项目7个,开工率70%;在项目建设上,我镇全面践行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目标要求,帮助境内企业晶益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新技改,投资3800万元改制成为全省唯一一家高质量石英石板材生产企业;引资655万元建成万只肉羊养殖场项目;引资1500万元在河峪村建成2个储煤棚项目;引资1500万元在小琚村正在建设年产20万立方商砼搅拌站项目。

三、聚焦“两委”换届,换出坚强有力好“头雁”

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组织镇村干部利用中秋假期,率先打响了全县村“两委”换届“两推一选”工作的第一枪。11月14日,全镇1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此次换届,一次性选举成功率为100%,共选出“两委”班子成员76名,平均年龄45.18,相比上一届下降3.24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40人,占比50.63%,相比上一届提升24.36个百分点。全镇“一肩挑”比例为100%,“一肩挑”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占比80%,平均年龄41.26岁,相比上一届下降10岁,高标准实现了“一升一降一肩挑”的目标。

四、聚焦基层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一)全力推进全科网格试点工作。结合“多网合一”和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建设,在全县率先进行全科网格试点,全面实行大网格制度,设立7个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6名,实行一网管好“人、地、物、事、情”,逐步形成“全科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

(二)推动文化建设走深走实。结合“垃圾清零”和““六乱”整治”行动,动用大型机械30辆,人力6000人次,清除垃圾500余吨,整治残垣断壁50余处,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做好创城工作;同步做好辖区内文物保护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切实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严格做好卫生健康工作。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大外来人员排查力度,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清零”行动,全镇接种任务为9623人,实际完成接种12716人,超额完成接种任务;完成“两癌筛查”750人,完成率125%,完成孕前检查81对,完成率91.01%,高质量完成卫计考核任务。(四)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我镇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做好安全风险防控的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做实做细护林防火工作。我镇通过组建快速扑火队伍、出动大型机械设备拓宽防火隔离带47公里、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清理打捆秸秆、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多措并举织密护林“责任网”、筑牢山林“防火墙”。同时,做好禁毒、移风易俗、退役军人保障等工作,其中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乡村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五、聚焦民生福祉,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

(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投资1075万元高标准翻修了反坡-凌志达运煤专线,着力解决赵家庄、庄里、平西沟等村地质灾害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二)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户返贫监测帮扶,通过吸纳脱贫户到药材基地和产业园区打工赚钱,不断提高脱贫户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三)抓实抓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受长期降雨影响,全镇受灾情况严重,预计经济损失2500万元,我镇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动用大型机械30辆,抢收秋粮12000亩,抢修灾毁路段25公里,转移安置群众32人,重建修缮受灾农房10座,切实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还大力开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举办培训班15场,培训630人次,全面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

六、聚焦党风廉政,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向村级延伸。为着力破解农村基层“微腐败”易发多发问题,结合“多网合一”,设立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7个,全面推动纪检监察职能向农村基层延伸,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二)严格整肃纪律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县委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全面开展“十个坚决破除”,严格整肃纪律作风,切实加强“庸懒散差”“推脱等绕”的问题治理,为全镇高质量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

(三)严肃执纪问责。着力发挥镇纪委监督责任,坚持开展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2021年共办理案件10件,初核7件,立案审查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在党员干部中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营造了担当干事的鲜明导向。

(四)深入推进巡察整改工作。针对县委专项第四巡查组反馈的意见,我镇通过成立巡察整改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部署会和巡察整改工作推进会,对照巡察组反馈意见,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传导责任压力,全面完成了巡察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