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0-12-28 |
发文机关:色头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2020年色头镇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2020-12-28 |
基本情况
色头镇位于长子县东南,距离县城约25公里,东与上党区相邻、南与高平市为界,西北与我县慈林镇为邻。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19573人,辖区总面积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万亩,人均耕地1.97亩,人均纯收入17134元,高于全县平均收入1238元。全镇共有党员661人,下设21个党组织。机关现有行政编制17人、事业编制18人、参照事业管理3人,缺编14人(行政编制7人、事业编制7人)。
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2020年以来,色头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践行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持“思想上破冰、行动上迅速、资金上自筹、工作中率先”的工作思路,做了一些我们该做的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三基”建设。一是规范运行“三步四循环”工作法,基层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配强配优支部班子,顺利完成庄里、地河、王晃三个软弱涣散党支部的精准整顿提升;三是从镇机关下派2名支部书记,13名第一书记,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规范了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四是建立了15名村党支部书记“一人一档”,引深建立15个行政村“一村一册”村情档案;五是投资150余万元,对色头、琚村、王晃、和平新村等5个村和1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档升级;六是创新举措,在农村基层干部使用上实行“三不看”,即不看年龄看干劲、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过去看现在。在全县率先制定出台了《色头镇农村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草案)》,真正让基层农村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在干事创业上有平台、有底气、有奔头、有尊严。
(二)做好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福祉。一是护林防火态势平稳。投资120万元对全镇3.86万亩耕地进行了旋耕,秸秆全部还田;投资10万元对47公里防火隔离带进行彻底清理,确保了护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投资133万元建设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二是改厕工作顺利完成。2019年以来,我镇共完成卫生厕所改造2434座,均为通风改良式,完成率达80.92%。其中2019年完成2041座,完成率81.06%;2020年完成393座,完成率80.20%。三是“以气代煤”快速推进。全镇“煤改气”任务涉及15个行政村4698户,室外、室内所有工序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持续加快通气点火进度,现已完成3546户通气点火,完成率为75.5%。
(三)多项措施并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镇共有贫困户128户281人,2018年年底全部实现脱贫。一是通过新建、修缮、入住公租房等方式,对全镇69户贫困户的危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实现户户有房住、户户住的安全。特别是投入40万元对所有贫困户居住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二是通过金融、光伏、教育等多种扶持方式,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三是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巩固脱贫成效。将贫困户吸收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经济林园区,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药材基地和园区打工赚钱,无劳动力的贫困户拿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贫困户实现了中药材种子免费全覆盖128户500余亩。明年7月收获后,户均增收可达11000余元,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户户有钱赚,村村有保障,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平安色头”。一是采用“以点带面、群防群治”的工作方式,实现全镇15个行政村网格长全覆盖,积极推进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二是积极推动“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对全镇15个行政村和35个企事业单位创建主体定期排查,全面掌握镇域创建主体风险隐患,积极推动问题整改落实;三是对信访案件严格实行“五包一”责任制,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依法化解信访积案11起,对14名重点信访人员实行24小时专人稳控,不定期组织开展信访矛盾隐患大排查,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四是打好禁毒攻坚战。去年以来我镇在镇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色头镇全民参与禁毒办法》,严厉打击和处理了吸食毒品人员。同时,禁毒宣传走进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形成全镇禁毒浓厚氛围,彻底遏制了毒品泛滥。同时,在全省“三零”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增加了“五零”,即:森林防火零火情、信访维稳零增长、疫情防控零病例、环境卫生零死角等,乡村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五)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色头“品牌”。自筹资金1296万元高标准建设了白松坡公园;先后投资2410万元修通了羊头山景区一、二期道路和上山台阶;投资1000余万元,对色头村街道进行了立面整治;吸纳民间资本2000万元打造了赵家庄村民宿群;投资200余万元打造了鲍寨村景点“点将台”;引资1024万元建成了崇庆寺循环旅游公路;引资1075万元修建反坡-凌志达运煤专线;引资236万元建成占地1500㎡的鑫颐源敬老院。
(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色头作为老工业基地,多年采煤导致水位下降、土地塌陷等许多遗留问题,资源日益枯竭,可以说色头镇如果不转型就没有明天和未来,因此农业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去年以来,实施了以强力的农业转型支撑和拉动文旅转型,从而推动美丽乡村振兴的“三位一体”模式,也就是由“煤炭重镇向农业兴镇、文旅强镇”转型;以垃圾清零为突破口,一次性对河道、街道、巷道和交通要道进行了清理;以治乱、治污为切入点,对色头村、琚村进行了主街道立面整治;以推进移风易俗为抓手,全面刹住了村民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和“天价彩礼”的歪风,并时时开展“孝”文化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以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增收为目标,建成了黄芩、虞美人育苗基地,建设了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和3000亩金皇后非转基因玉米基地,正在建设5000亩雪桃和5000亩梨枣经济林园区,逐步走出一条适合色头发展的农业转型之路。
(七)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涵养风清气正生态。2019年以来,镇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压实主体责任。一是从严落实“一岗双责”,督促党政班子成员在抓好分管领域工作的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加强对班子成员与农村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约束,对可能出问题的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干部及时咬耳扯袖,切实发挥党委主体责任。二是层层分解,压实责任。与各村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各村党支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责任,传导压力,夯实责任。三是着力发挥镇纪委监督责任。坚持开展监督检查和日常检查,2019年至今镇纪委共处理问题线索22件32人,2019年处置问题线索14件22人;2020年处置问题线索8件10人,其中违法违纪给予重处分2件2人,立案审查2件2人,在党员干部中起到了一定的警醒作用,营造了担当干事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