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0-12-30 |
发文机关:南漳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十三五”规划 |
标题:南漳镇人民政府“十三五”规划总结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0-12-30 |
201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转型南漳、古韵南漳、生态南漳、平安南漳、幸福南漳”五个南漳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南漳活力迸发。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发展后劲,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现代农业乘势而上。发展西旺村200亩中药材种植园区,引进温氏养猪项目,促成西南呈万头猪场建成投产,新建4个标准化养殖基地;积极扶持设施蔬菜发展,全镇蔬菜大棚1333个、占地3000余亩,露地蔬菜面积5000亩。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支持澳瑞特健身器材健康产业发展,引进投资额达2亿元的山西清风清雨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废旧轮胎、再生胶处置项目和废机油、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项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传统产业破题发展。顺利推进华晟荣煤矿180万吨扩规改造项目和高河煤矿酒村风井项目,扶持榕泽矿业成为工艺、装备、环保等均达全国一流的全省最大的民营配焦煤洗煤厂,我镇以煤为基的工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商贸产业势头良好。我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产业,上马新易达物流园区产业升级延伸项目,新易达物流园区先后被市政府确定为市重点煤炭配送中心,被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确定为煤炭交收库,成为我县建设晋东南一流物流基地的基础之一。
深挖文化资源,古韵南漳魅力彰显。五年来,我们深入挖掘南漳文化资源独特内涵,强力打造多个文化特色品牌,文旅融合步伐明显加快。打造文化IP。我镇以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为导向,出版发行文化丛书《南漳文化摭粹》,建成东旺农耕文化体验馆、西南呈党建文化展馆、响铜乐器馆、北漳会议纪念馆四类展馆,形成了融农耕文化、党建文化、非遗文化及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全面提档升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投入使用,文明实践汇报展演精彩纷呈、独具特色,南漳古镇文化研究会研究工作稳步推进。加强非遗保护。启动了中漳炎帝庙、酒村三嵕庙等文物保护工程,修缮南李末村玉皇庙、上霍村祖师庙,“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8—2020年)”称号申报成功。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南漳更加宜居。五年来,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植绿与造景结合,蓝天与绿水同现,控污与增收并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坚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村庄绿化,持续推进黄标车整治,在打造5个垃圾分类试点村基础上,又深入推进6个村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成为新风尚;在17年完成5个村的基础上,又完成12个村5834户煤改气任务,实现南漳清洁取暖全覆盖,极大改善我镇空气质量;助推迈荣科技公司通过“养殖黑水虻+消化餐厨垃圾+分离有机肥”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获得经济效益相统一,使我县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走在全市前列;完成13个村4203户无害化厕所改造,极大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坚持善政善治,平安南漳日益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实现南漳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五年来,“五道五治”高标推进,“大棚房”专项整治全面完成,非洲猪瘟有效防控,扫黑除恶深入推进,信访难题不断攻破,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坚持民生为本,幸福南漳步伐加快。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五年来,我们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谋发展、惠民生的方方面面。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委要求,精准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就业扶贫等各项措施,全镇166户303名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投资500万元对6条县乡道路进行修缮,多方筹资48万元新建漳河神村北跨河桥2号孔,扩建1号孔,新建南漳村南桥梁一座,并积极配合交通局完成“七一”桥建设,切实便利了群众出行;逐年推进田间路硬化,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面落实各项惠民补贴,冬季清洁取暖补贴、粮食直补、低保户、五保户、救灾救济、残疾人补贴、计生家庭奖励资金等各类补贴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持续增强。
南漳镇人民政府
2020年12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