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08612 | |
发文字号:鲍发〔2022〕43号 | 发文时间:2023-02-09 |
发文机关:鲍店镇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鲍店镇人民政府2022年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3-02-09 |
鲍店镇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深入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坚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围绕增强治理能效,紧盯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一是制定职责清单,明确工作任务。按照“职责法定化、任务具体化”要求,深入研究县委9个清单征求意见,共梳理明确镇村职责11类184项,镇村任期任务367项、镇村年度任务279项,镇村干部岗位职责45个岗位299项,镇村干部任期任务732项、年度任务412项,村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3类34项,按照“季度评价+半年评比+年终考核”,设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性考核指标和个性考核指标,切实提高工作标准。二是加强管理考核,激发内生动力。大力推进农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对照各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任务清单,考察各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确定最终星级,激发内生动力。实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围绕农村党员履职情况、志愿服务、发挥作用等情况,落实量化9项指标,依托季度小结和年度总评,评定党员等次。同时,强化结果运用,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考核办法,实行赋星等级与工资挂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建立党员积分表扬和警示双名单,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三是开展农户创评,厚植文明乡风。深入开展农户文明评选,围绕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文明创建要求,持续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创评氛围、发动群众参与,截至目前,共评选出八星及以上星级文明户4791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1179户,九星级文明户1218户,八星级文明户2394户。四是严格监督问责,加强作风建设。从严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责任落实、教育预防、作风建设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各项要求,始终保持作风建设的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截至目前,共收到线索17件19人,其中立案查处8件8人(党纪轻处分7件7人,党纪重处分1件1人),组织处理4件4人(诫勉谈话1人,检查3人),剩余线索正在积极办理中。
二、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大力发展“一县一业”。通过打好党建引领、服务到位、多元发展的组合拳,把企业、合作社、小农户引入“一县一业”发展大格局,加快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2022年全镇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8座、覆被式大棚54座,塑料大棚109座,高标准设施大棚20座,黑皮鸡枞菌菌房9座、共计585亩;新建标准化冷库1个、田头市场1个;充分发挥集中连片土地地理优势,发展青尖椒种植面积4808亩,新发展100亩以上连片青尖椒示范种植基地10个,覆盖23个村,形成了青尖椒种植产业的合理布局。尤其是我镇丰鑫源种植园区和东泽农业出口蔬菜种植交易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各村的群众300余户,解决农村劳动力500余人,年人均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二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镇现有脱贫户538户1474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36户87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1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全镇严格落实务工、教育、医疗、光伏、小额信贷等帮扶措施,对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和帮扶;新建了丰鑫源园区、巩固了义青蔬菜、阡陌冷库、泽坤车厘子、申平花卉、丹力源建材等产业帮扶基地,预计对全镇41个村538户脱贫户分红40万元,多措并举持续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依据“依法依规、尊重历史、有利于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清化收”工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扫清障碍,为乡村振兴发展攒厚家底。截至目前,共收取新增地源2492.2亩,总计98.81万元。同时,支持符庄村配套水利设施,平整27亩荒地,挖掘形成优质集体资产;扶持东街村筹措资金购置农机设备,开展土地托管经营,实现释放剩余劳动力、规模化经营和增加集体收入同推进;草泊村以集体资金入股和开办劳务公司相结合,引进丰鑫源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劳务合作;西马村以集体土地折股量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获取资产收益,等等。全镇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多点发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全力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建设
全镇依托农业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以“优化营商环境年”为契机,努力实现“提升一产、壮大二产、激活三产”,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不断为全方位推动鲍店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尤其是围绕县委“一城三区八园”决策部署,紧盯义乌小商品加工园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任务要求,多次组织专门招商队伍到日照、浙江等地进行招商引资,成功签约空港物流园、紫罗兰服装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全镇共签约项目8个,开工项目5个,计划投资32.87亿,可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任务。签约项目分别是:总投资3000万的中药材深加工与制品研发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紫罗兰服装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绿盛达休闲观光现代化生态农场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长子县空港物流园项目;总投资3000万的丰鑫源蔬菜种植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700万的德润禾蔬菜种植加工出口项目;总投资2000万的润禾丰农业提质增效配套设施制造项目;总投资3000万的标准化3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全年固投任务为3亿元,截至目前,已入库项目7个,已经完成固定投资2.1558亿元。
四、推进执法改革,提升行政效能
按照县委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1234”工作模式,确定了“三保障一建设早见效”具体要求,积极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三保障”指调配充足工作场所、选配优秀工作人员、配置齐全工作装备,我镇配备了22名工作人员、3间办公用房和专门罚没仓库,专用公车、执法记录仪、服装等,高标准启动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一建设”指健全工作制度,按照统一执法清单、法定执法流程,聚焦鲍店镇文明乡村综合整治、“散乱污”治理等等重点工作,完成4类职责制度上墙公示、制定执行4项清单制度,通过有效整合执法力量和资源,实现了执法数据互通、信息互享、力量联动,不断推动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目前,共执法670余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80余次。
五、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安全稳定
一是开展文明乡村综合整治。紧盯时间节点,统筹安排,对全镇41个行政村重点区域包括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进行了彻底清理,全力整治我镇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尤其是针对S228省道鲍店段“反弹”现象,立行立改,通过科学规划停车位、发放告知书、常态执法、封闭管理北街市场、日常保洁等方式,实现游商归市、有店进店,文明规范经营,重塑古镇形象。二是开展护林防火工作。通过喇叭、横幅、微信群等方式,持续宣传护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片长、包村干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的联动作用,形成网格化管理机制,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责任监管无死角,全力保障镇域范围不发生火情。三是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定期召开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工作会议,定期进行企业、河道、燃气、交通、建筑施工、自建房等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全力确保镇域安全。通过发布公开信、张贴横幅等方式,结合各村自查与乡镇督查,对仍然使用燃煤锅炉、煤球等劣质散煤取暖的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奋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四是开展疫情防控。设置东街、岚水、南常3个便民服务核酸检测点,进行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严格重点地区入鲍人员、卡口检查站“落地核酸+点对点转运+精准赋码+分类管控”的全链条闭环管控措施,落实好隔离人员“五包一”管控,严控大型聚集活动,强化戴口罩、测体温、场所码查验等日常防控,严格快递从业、冷链人员、蔬菜经纪人等重点人员及宾馆、超市等重点场所管理,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底线,精准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坚决守好疫情防控“鲍店阵地”。
六、深化网格建设,建设平安乡镇
持续深化“微网格”建设,依托“乡镇-村-微网格”三级网格机制,完善“1+1+N”(即党委+党支部+党员)治理架构,全力打造全镇46名网格员、302个微网格、323个“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的治理格局,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服务员”“预警员”“协管员”作用,尤其在信息报送、矛盾排查、人员管控等方面精准发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全镇狠抓综治工作责任制落实,把平安建设纳入全局来谋划,形成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班子成员协助抓、镇综治办具体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每月召开综治例会,认真分析平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融合全科网格,推进平安建设新途径。截至年底,全镇共受理解决线下民事纠纷150余起,接待处理群众来访共180批630人次;收到各类线上信访案件160余起。建立重点问题和重点上访人员台账,严格落实“五包一”属地稳控措施,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目前,全镇无重大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信访形势平稳可控。
下一步,鲍店镇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项目建设、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多点发力,敢于攻坚,全力以赴,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贡献鲍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