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1-10-12
发文机关长子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主题词
标题张玉宏局长在全省防止因灾返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发布日期2021-10-12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统领

扎扎实实做好因灾救助帮扶和问题排查整改工作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党组书记、局长  张玉宏

(2021年10月12日)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等地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10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内动态清样上对山西防汛救灾工作也作出了专门批示。7月29日,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防范洪涝灾害切实防止返贫致贫的通知》,明确对因灾纳入的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特殊情况下可以先救助帮扶、后履行程序;对受灾县,可结合实际调整衔接资金使用结构,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的项目。10月9日,省政府召开了做好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工作专题部署会议,蓝佛安省长在会上强调,要用心用情做好受灾群众工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抓紧组织排除隐患,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对群众受灾情况监测,对受灾困难群众及时给予帮扶,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防止受灾地区群众因灾致贫返贫。10月11日上午,省委召开了全省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林武书记在会上指出,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突出重点关键,全力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三要抓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特别强调要逐村逐户摸排“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坚决防止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强化责任担当、靠前指挥,对工作不到位、组织不得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截至10月10日,全省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导致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国庆期间平均降水119毫米,汾河流域遇到了40年不遇的洪灾,汾河流域平均降水132.6毫米,死亡15人,失踪3人。因严重洪涝灾害,我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因灾救助帮扶和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更加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更加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一、进一步强化因灾救助

昨天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王正谱局长专门和我通了电话,表达了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对山西遭受洪涝灾害表示深切关注,表达国家乡村振兴局对山西乡村振兴系统的干部表示关心和慰问;二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做好因灾返贫的监测和帮扶工作,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是深入排查问题隐患,认真统计受灾情况,做到情况明、数字准、底数清,全力搞好帮扶救助,及时上报相关情况,适当时候国家局也可以将山西的防汛救灾和防止因灾返贫情况给胡春华副总理专报;四是乡村振兴部门按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抓好防汛救灾和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工作,重点排查脱贫人口在“三保障”方面的隐患和问题,加大力度抓好灾后重建和排查整改各项工作。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国家局在明年资金分配上对山西予以适当倾斜。

首先,要尽快将因灾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筛查出来。汛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要结合疫情灾情应对工作,组织县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等,逐村逐户摸排农户“三保障”、饮水安全、脱贫产业等受灾情况,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监测帮扶,有效防范因灾返贫致贫风险。这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第二,要切实加大救助力度。加大对所有脱贫户和受灾户的救助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做好受灾脱贫群众的救助帮扶,加快受损房屋和饮水设施维修重建,修复因灾造成的基础设施损毁。加大对脱贫产业扶持力度,推进产销对接,防止出现农产品滞销卖难。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优先安排实施防止因灾返贫急需的建设项目。跟踪受灾农户就业状况,通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以工代赈等措施,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服务,坚决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第三,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要将因灾新增的监测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和帮扶,做到发现一户、监测一户、帮扶一户,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要设立应急救助基金,实现重点帮扶县的全覆盖,对基本生活陷入暂时困难的群众加强临时救助,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要做到价格险和灾害险在重点帮扶县、整体推进县的全覆盖,并将保险理赔款尽快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安排,也是一项重大举措。第四,对于因灾筛查出来的监测对象,要强化五种责任。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强化领导帮扶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干部结对帮联责任,强化当地应急救助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干部结对帮联责任,要求结对帮联干部要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帮助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方案,直至彻底消除风险。第五,抓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小额信贷对受灾群众生产自救来讲就是雪中送炭,对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满足脱贫群众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做到应贷尽贷。目前全省小额信贷已经超过了25亿,我们要力争超额完成30亿的目标任务,向40亿元迈进

二、进一步强化问题排查

要结合受灾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细致做好问题排查,切实把问题找出来。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最大的问题是排查不深入。9月份以来,全省共排查问题1446条,县均只有12条。重点帮扶县中,兴县1条、左权县2条、和顺县3条、昔阳县4条、广灵县4条。先行示范县中,孝义市1条问题都没有查出来。

8月21日至28日,受中办委托,国家乡村振兴局分三组对我省7个市9个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集中暗访,暗访国定贫困县3个、省定贫困县2个、非贫困县4个。这次暗访发现了不少平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发现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不少不该发生的问题,有些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9月16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将问题反馈我省,加上我们近期督导、调研、检查反馈情况,基本可以分为9大类15个问题。

(1)“三保障”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2)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不够健全;

(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够深入;

(4)驻村帮扶工作不够扎实;

(5)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不够规范;

(6)土地流转费、产业分红、公益岗工资发放不够及时;

(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养老问题不够重视;

(8)采煤沉陷区农村生产生活问题不容忽视;

(9)小额信贷、农村改厕工作不能达标。

按照贫困县属性看脱贫县和非贫困县都不容忽视的问题有6个:一是“三保障”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二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不够健全,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够深入,四是驻村帮扶工作不够扎实,五是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不够规范,六是小额信贷、农村改厕工作不达标。非贫困县主要问题有3个:一是采煤沉陷区农村生产生活问题不容忽视,二是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养老问题不够重视,三是有的脱贫村没有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

三、进一步强化有效举措

我们整改问题重点是看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有效举措,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有效举措才能扎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靶向治疗。所以能否采取有效举措就成为问题整改的关键。9月26日,我们在大同市召开了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暨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云州区瓜园新村时,听了郭普跃区长的讲解,还看了他们的展板,云州区制定了对“两无”人员关爱服务办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服务办法,防止易地搬迁农民“两头跑”的五项措施等,这都是下了功夫、动了脑筋、想了办法的。有时候一项举措解决不了一个问题,就需要结合实际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比如,村卫生室医疗器械、基本药物、合格村医不到位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有合格村医,而合格村医的核心是收入问题。乡村医生收入包括两大块,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经费补助(一般按照400-600元/月标准核发),二是基本药品零差率经费补助(一般按照5元/人/年核发),按照户籍1000人的村计算,每年的收入是1.22万元,这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地方为了解决问题,通过三个村设置一个合格村医的办法,把三个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和药品零差率经费补助给一个村医,这样村医每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6万元。同时,每年三个村从光伏收益中再给予村医1万元的补助。在村卫生室房前屋后再划出点菜地,满足日常吃菜的需要,减少开支。只有这样才能留住合格的村医,然后再配备一些医疗器械和基本药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省是严重缺水地区,要解决季节性缺水的问题,就必须解决水源、管道维护和水资源管理等问题。针对没有水源的地方,就得使用水窖,必须达到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等四项指标。如果水量不够就得打两个水窖,为确保水质就必须对水窖配备净化消毒设备。管道维护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专业的管护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统筹利用现有公益性岗位,按规定聘用农村供水管水员。农村供水工程要坚持建管并重,强化水质保障和水费收缴,提升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比如,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不管是在外工作人员还是本村农民都把老人留在农村,无法长期陪护。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老年人养老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次暗访中有好几个地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探索建立一个居家分散养老和适当集中养老的养老保障机制。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集中供养缺的都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缺少陪护,没人照顾,自己难以独立生活。居家养老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是需要利用村里光伏收益聘请几个养老护理员,在坚持自愿原则前提下,采取一个养老护理员照顾2至3户老人的方式居家养老,每天做两顿饭,简单打扫一下卫生。集中养老是根据村情乡情,统筹乡村两级闲置学校、村级活动场所,对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在本行政村、中心村或乡镇集中养老,还是利用光伏收益聘请一批养老护理员集中照料老年人生活。同时,还可积极探索邻里互助的养老模式,在邻居的相互帮助下实现互助养老。

四、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林书记曾深刻指出,为什么我们开了那么多会,下了那么多文件,问题排查整改还是落不到实处?那就是因为责任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现在有个时髦词,叫做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听起来鼓舞人心,表面上是都在负责,实际上是都不负责任,责任悬在空中、落不下来,板子打不到具体人的屁股上。要确保这次整改取得实效就要正视过去责任悬空的问题,真正压实整改责任,就是要压实市县主体责任、乡村振兴部门统筹责任、“三保障部门”监管责任、驻村工作队和基层干部落实责任、乡村振兴督导组督查责任、县四大班子的包片责任,在实践中打通问题排查整改的“最后一公里”,还要细化实化具体责任,做到责任到乡、责任到村、责任到人、责任到天。在这里,我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乡村振兴部门要发挥好统筹调度的责任,通过压实责任真正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的强大合力。这次问题排查整改我们没有采取传统的以上率下的做法,而是先在中间铺开,再向两边延伸,逐级压实责任、逐渐转导压力、逐步掀起高潮,有步骤分阶段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压茬向前推进。9月2日,我们召开了全省乡村振兴局局长工作会,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拉开了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的序幕,压实乡村振兴部门问题排查整改的统筹责任。9月3日上午,我们召开了9个被暗访县县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座谈会,主要是推动9个县举一反三抓紧排查整改,压实这9个县率先整改的责任。云州区首先召开了问题排查整改动员部署会。9月3日下午,紧接着召开了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督导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整改专项督导工作任务布置会,明确了督导组当前做好问题排查整改的督导责任,既要当指挥员,也要当战斗员。9月6日,大同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部署会,张吉福书记亲自做动员讲话,五人小组全部出席,在全省打响了市级问题排查整改的第一枪。9月7日,我们组织全省驻县大队长和市驻村办主任召开了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驻村帮扶推进会,要求全体驻村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积极投身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发挥主力军的作用。9月9日,召开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会,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三保障”等相关部门,强化问题整改的部门监管责任。9月14日,我们召开了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电视电话会,贺天才副省长做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通报,要求坚决打好问题排查整改攻坚战;陈安丽部长重点强调了要巩固脱贫增收良好态势,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求思想要再重视、责任要再压实,机制要再落实、措施要再具体,重点要再突出、工作要再落细。陈部长、贺省长的讲话就是要压实市县的主体责任,把排查整改的指挥权交给县委县政府,强化“一把手”推动,强化乡村两级干部力量投入,真正形成推动问题排查整改的攻坚合力。9月26日,在大同市召开了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暨巩固脱贫成果问题排查整改现场推进会。要求严格按照动员部署、制定方案、整改落实、建立机制四个阶段,落实“六有六看”要求,确保整改实效;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动态监测机制要“快”,帮扶机制要“准”,保障机制要“稳”,全领域、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彻底解决问题的制度保障。

五、进一步强化整改进度

毛主席说,抓落实就是要下苦功,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不能虎头蛇尾、前紧后松,不能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问题排查整改这场攻坚战。一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把问题排查整改放在突出位置,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紧抓不放,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把问题排查整改死死盯住、紧紧咬住、牢牢抓住,一刻都不能放松。二要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周排队。就是看你每周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举措清单、整改清单,各市通过周调度,每半个月要排出前三名,拿出后三名,好的表扬,差的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必须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要把每一周作为问题排查整改的时间节点,以攻坚战的节奏强力推进。看你组织了多少力量、排查了多少问题,拿出了多少举措、投入了多少资金,整改了多少问题、形成了多少机制。四是坚持抓住礼拜一、抓住每一天。要做到每天都有安排、每天都有任务、每天都有进度、每天都有收获,决不放过每一天、决不浪费每一天、决不辜负每一天,我们都要有这样的意志、决心和力度。

六、进一步强化长效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既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更要建立解决动态问题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形成彻底解决问题的制度保障。为此,我们在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中要逐步建立以下几个机制: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产业就业的保障机制;③常态化驻村帮扶机制;④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⑤村级卫生室有医疗器械、基本药物和合格村医的保障机制;⑥危房改造动态监测和保障机制;⑦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和保障机制;⑧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和集中供养保障机制;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保障机制;⑩小额信贷新增贷款和逾期处理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监测机制,最重要的是体现“快”,真正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可以概括为“1234”。聚焦一个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抓住两个重点,分别是个体性返贫和群体性返贫,个体性返贫是指一家一户地返贫,群体性返贫是指规模性、区域性的返贫。紧盯三类户和三种情况,个体性返贫要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的生活严重困难户三类户;群体性返贫要紧盯三种情况,分别是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返贫,公共卫生事件、市场重大波动等不可抗力导致的返贫,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不住”导致的返贫。用好四种监测手段,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用好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访研判四种手段。这四种手段既是个体性返贫的监测手段,也是群体性返贫的预警手段。

二是完善帮扶机制,最重要的是体现“准”,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落实好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落实好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助、老年人帮扶等兜底式保障;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的返贫要落实好应急性救助。从长远来看,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聚焦重点任务,筑牢六道防线:抓特色产业提升经营性收入,筑牢产业帮扶防线;抓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筑牢就业帮扶防线;抓资产管理提高财产性收入,筑牢资产保障防线;抓政策落实保障转移性收入,筑牢“四个不摘”政策防线;抓重点人群强化社会保障,筑牢兜底救助防线;抓重点区域强化产业就业,筑牢易地搬迁后扶防线。

三是强化保障机制,最重要的是体现“稳”,扎实稳步消除风险解决问题。强化五种责任。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强化领导帮扶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干部结对帮联责任,强化当地应急救助责任,真正做到及时监测、精准帮扶、有序退出。特别是结对帮联责任,要求结对帮联干部要全过程跟踪,全方位服务,帮助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方案,直至彻底消除风险。强化五项措施。①推广农产品价格险、灾害险,实现46个重点帮扶县全覆盖、40个整体推进县基本覆盖,做到应保尽保。②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有效满足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发展生产的贷款需求,做到应贷尽贷。③全方位落实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到应助尽助。④不断引申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在做好认定工作的基础上应纳尽纳。⑤用好光伏收益,科学设置公益岗位,对有需求的监测户做到应设尽设。

(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产业就业的保障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最容易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特殊群体,集中安置区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近期新华社记者在中西部多地调研了解到,伴随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易地搬迁群众对务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依赖度明显增加,但安置点吸纳就业空间不足、搬迁群众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相互交织,就地发展难问题突出,一些搬迁安置群众甚至无业可就、无活可干,集中表现为就近就业不牢靠、就业服务不到位、就业培训无用处、就业内生动力不足等。对此,蓝省长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整改相关问题。所以,我们要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做实做细,多渠道促进就业,每个集中安置区都要花大力气摸清吃透搬迁劳动力的就业状况,通过易地搬迁劳动力大数据信息平台开展动态监测,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实现一人稳定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大力度发展产业,科学规划“十四五”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分年度纳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有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实施;全方位加强管理,要健全完善社区组织,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经常开展社区服务,真正实现搬进新居所、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无条件抓好配套,要不断健全和完善集中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拉网式开展监测,在集中安置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七、进一步强化考核奖惩

是英雄是好汉,问题整改看一看。10月份我们马上启动专报、约谈和挂牌督办程序,就是要盯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通过较真碰硬、求真务实、奖勤罚懒,使问题排查整改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该通报的通报。对各市县问题排查整改动员力量情况、排查问题情况、制定举措情况、建立台账情况等进行周通报、周排队,通报内容不要大而全,就是要指名道姓的通报。二是该督办的督办。对落后的县、落后的市,督导组和七大组要重点督办、跟踪督办,直至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取得成效。三是该约谈的约谈。对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的县、领导不重视的县、工作推动不力的县,我们10月底要约谈副县长,11月约谈县长,11月底约谈县委书记。要步步深入、梯次推进、压实责任。四是该奖惩的奖惩。要把9月、10月、11月三个月的问题排查整改特别是“三保障”排查整改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作为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重要支撑、重要依据,关键成败在此一举。同时年度考核还要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驻村帮扶工作、扶贫项目监管、小额信贷、价格险和灾害险等防贫险的全覆盖、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工作落实情况。在实战中考核,在整改中考核,在动态中考核,在成效中考核。这次持续三个月的问题排查整改,要与资金分配结合起来,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与追责问责结合起来。

总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坚决打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问题排查整改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