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5270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11-05 |
发文机关:长子县农业农村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7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4-11-05 |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元琦委员、牛志委员、刘波委员、秦志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增收渠道,特别是将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的“千万工程”“一县一业”相结合,加快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一、发展现状
今年我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城乡融合,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县级财政资金投入1.8亿元,争取上级资金0.94亿元,撬动本土企业投资0.6亿元参与乡村建设,形成“财政奖补+向上争资+向外拓源+集体经济”四位一体筹资格局。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联合浙江空间美学等3家文旅公司成立强村公司,采取联营联建的模式,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建设“微改造”“精提升”。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覆盖、向户延伸。今年累计实施总投资7亿余元的工程项目149个,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网等提档升级,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56.5公里、铺设农村供热管网26.53公里、污水管网16.94公里,实施集中供热改造7300余户。全面推进教育、医疗、环卫、公交、供气、污水处理等15项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了56个工程项目,总投资20.13亿元。
2024年,我县持续深入推进“一县一业”,加强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各乡镇村集体因地制宜,紧紧抓住有利政策,通过村集体出资、出地、服务等方式发展规模农业园区,有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大堡头镇的润升农业园区、老马沟标准化蔬菜园区;丹朱镇的下霍、大刘等7个村;南陈镇阳鲁村的西部壮大集体园区;南漳镇的西旺村、北漳村、酒村等村,将集体土地平整后建设设施园区;慈林镇西田良村园区;鲍店镇北周村园区、王家庄园区;宋村镇的小庄园区;碾张乡的关村园区等总共可为村集体增收4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领导机制,为壮大集体经济“保驾护航”。健全县乡村三级组织体系,在全县形成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县上下一起干的工作机制,在县级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乡(镇)级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村级形成党群全员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格局,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在全县大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破十”行动,按照“一年集中突破、两年整体推进、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薄弱村,推动80%以上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稳步提升到20万元以上。75个上年度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领导包联、部门帮带”等方式,大力发展一批优质村集体产业,年底前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
(二)创新领导包联机制,领导下乡“认亲”。按照“包点要深入、联系要紧密、责任要落实、工作要到位”的原则,建立县处级领导包联工作机制,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负责1-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定期开展走访调研,指导各村围绕省市县产业布局,制定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县处级领导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包联工作,在资金、项目、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帮扶实效。2024年全县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建设,集体经济收入全面提升。如鲍店镇西马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建设脱水蔬菜加工厂、蔬菜包装纸箱厂等项目,集体经济增收150多万元;宋村镇东郭村通过建设蔬菜交易市场、猪头肉食品加工厂、冷库等项目,集体经济增收75万元。
(三)人才保障机制,为集体经济提供“动力之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推动到村工作大学生领办项目,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全力抓好农村本土人才回引,结合全县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对农村本土和在外优秀人才进行大起底、大摸排,共摸排出“10”类人才4300余名,108名农村在外人才回乡投资创业,预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来各项投资2.8亿元。同时,持续选派机关事业优秀干部、选调生等力量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支书(主任)助理等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我县着力打造独具长子特色的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千万工程”品牌。我县的主要特点是:整村风貌显著提升、集体产业多态拓展、乡村治理矩阵发力。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按照“六个一”的方法全面推进工作:一是突出一个抓手,即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推进;二是绘好一张蓝图,即编制重点村庄绿化一张蓝图;三是用好一个智库,即高标准引进一个智库团队;四是营造一种主题,即精细化制定一村一特色风貌;五是构建一个机制,即建立市场化产业运营机制;六是打出一套组合拳,即开展多个基层治理保障措施。目前设计建设全面完成;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文明乡风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全面提质。10个精品示范村,以“一县一业”为契机,用好文、旅、创、研、赛、艺六个法宝,以村级组织为主体,以产业化思维和市场化理念运营。今年共谋划产业类项目37个,今年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将全面突破120万元,较去年相比平均增长270%。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在发展壮大村集体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县区比较,以及与您在提案中提到的问题,我县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础相对薄弱。部分村前期对集体经济资产分配比较彻底,集体资产积累不够、家底不厚;部分地理条件差的村集体土地、山林和集体房利用价值低、见效周期长。
二是收入体量不大。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高,大多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支撑村集体组织运行,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村,依靠村集体土地、资产等出租收入,依靠产业发展进行经营收入的村相对较少。
三是比例结构不优。各村结合本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还未形成,可持续稳定增收产业占比偏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差异较大。
四是堡垒作用不强。部分乡村统筹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系统谋划,农村党员、能人缺乏担当意识,不愿意参与集体经济发展。
五是发展手段不多。各村虽然都已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但村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不顺、机构运行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加之村干部普遍缺乏市场经济知识和实际运营能力,导致集体经济运营和发展水平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多维度引育促人才振兴。保障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专业性涉农人才,特别是具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理念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一要内挖潜力。大力挖掘村内能人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储备农村发展人才库。要重点关注大学生、具有创业经历人员、企业运营人员、致富能手、乡贤等,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二要多元培育。通过党校、职校等培训平台对农村人才进行规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文化素质提升工作,重点开展农业技能、运营管理、财务审计、新业态理念等培训,全方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三要筑巢引凤。统筹社会力量和政府资源建立乡村人才孵化基地,吸引村内外技术人才、经营管理 人才参与村庄发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二是多元化经营促产业振兴。当前,许多村“两委”干部受文化层次、思想眼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集体经济发展同质化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帮、靠、要”思想,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村施策”的基本原则,多途径拓展集体经济增长方式。一要打造特色品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围绕各村资源禀赋综合分析,避免同质化。结合本土生态自然禀赋、地理优势、文化资源优势找准乡村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立足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二要引导抱团发展。引导各村在产业上相互渗透、连片发展,在农产品经销上推进党建联建、联村分销机制,在村内实行党建联户、带动发展。鼓励企业投资,自愿结对,合作开发,实现双赢。
三是多渠道支撑促乡村振兴。资金不足是所有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依赖租赁等没有任何附加因素的收入虽然稳定,但难以支撑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多元发展。在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发展“一县一业”的基础上,推动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加工、畜牧、物流等产业。一要加大政策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制定详细的扶持规划,明确相应的比例重点,合理资金分配,实时跟踪补助,精准有效投入,为经济发展供氧供血,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二要加大金融支持。建议金融机构丰富支农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信贷总量,创新涉农贷款服务模式。发挥贷款风险补助、担保基金、贷款贴息等政策激励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三要加强社会参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引领社会团体、本村村民或其他社会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活水, 让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发展产业能干、想干、敢干,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动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热情关心和支持。
致
礼
部门负责人:张慧杰
承 办 人:杨晓勇
联 系 电 话:8322322
长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