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4-52381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11-01 |
发文机关:长子县农业农村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3号提案的答复 | |
主题分类:其它 | 发布日期:2024-11-01 |
关于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崔璞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青尖椒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一县一业”,2024年截止9月份,新发展设施大棚7970亩,新发展露地青(尖)椒5914亩,今年新增“一县一业”面积13885亩,“一县一业”面积达到6.3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3万亩。
一是系列政策强力引导。先后出台《长子县“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规划》《长子县“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发展一体化方案》等政策文件,特别是2022年以来,加大对“一县一业”的扶持力度,连续三年出台补贴力度空前的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并优化补贴程序变“一次性”补贴为“分三段”补贴,2022年财政补贴资金达到7000万元,2023年达到2.6亿元,全县上下发展“一县一业”的积极性异常高涨。2024年的强农惠农政策中明确,在加工环节上,当年新建粮食、青(尖)椒、食用菌、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含冷链物流项目),按其机械和设备投资总额予以补贴,200万元(含)以上的补贴20%,每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100万元。在品牌建设上,对新创建品牌的农业经营主体,部级区域公用品牌奖补8万元/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奖补5万元/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奖补2万元/个、地标认证奖补5万元/个、中国驰名商标奖补8万元/个。在销售环节上,积极拓展海外销售市场,促进本县区域产品出口的企业按出口金额的5%给予奖励,每个企业最高补贴不超过2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e镇相关补贴政策,加大对电商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提高品质完善链条。在智能化上,今年对高标准日光温室、覆被式大棚实施高标准水肥一体化建设、高标准智能化建设700余亩,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在新品种上,今年试验的新发地的米椒、川椒、皇帝椒、水果椒等蔬菜新品种27个,落实试验基地面积363亩;在冷链上,标准化田头市场85个,冷库主体32家、库容12万立方米,为全市第一;在服务上,13支农技服务队、县乡专家、山东技术员组成的青(尖)椒技术服务团队,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在加工上,浩润公司脱水青(尖)椒产品远销海外,青椒酱、青椒蔬菜面、青椒锅巴等加工产品已开始线上线下销售;在技术上,与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在农用酵素、新品种试验、智能化育苗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突破设施大棚越夏茬、秋延茬种植时间制约瓶颈,将周年青(尖)椒供应期由以前的4个多月延长至7个多月,大大提升了供应时长和市场占有率。下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并以此为核心着力延链补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市场竞争力。
三是多措并举扩大销路。举办擂台赛,连续三年举办青(尖)椒“比武”擂台赛,分别评选出“椒王”和“株王”各一、二、三等奖;现场对青(尖)椒“株王”和“椒王”一等奖分别拍卖,拍卖到8000元—10000元的“天”价,进一步提升了青(尖)椒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开展“京长合作”,借助“京长合作”有力契机,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发地市场帮助我县在市场内的辣椒道上专门确定了1个销售车位,帮助我县青(尖)椒进一步扩大销路,试运行了长子到北京的蔬菜直通车,正在积极筹建新发地(长治)农产品交易中心。参加展销会,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博会、各类展销会等,比如,9月份,我县组织长子县生贵大棚技术推广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第十届四川农业博览会,长子青尖椒作为“有机旱作·晋品”中的全省九种晋菜之一,以省域农业品牌产品在四川进行宣传推介,进一步擦亮了“长子青椒”品牌,促进了晋蜀农业交流,扩大长子青椒的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在网络营销、各类媒体、商超直供、社区团购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有力有效助力农民增收。
致
礼
部门负责人:张慧杰
承 办 人:冯国良
联 系 电 话:8322322
尊敬的李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青尖椒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中国青椒之乡”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进“一县一业”,着力推动青(尖)椒全产业链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以特制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4年截止9月份,新发展设施大棚7970亩,新发展露地青(尖)椒5914亩,今年新增“一县一业”面积13885亩,“一县一业”面积达到6.3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7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3.3万亩。
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夯实产业基础。强化技术服务,引进山东技术员,联合我县13支农技服务队、县乡专家组成的青(尖)椒技术服务团队,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技术合作,在7月5日举行的第三届“农商行杯”青(尖)椒“比武”擂台赛上,隆重举行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山西农业大学青椒新品种试验站、山西农业大学“特”“优”农业工程—蔬菜智能化育苗核心示范基地落地签约仪式。开展新品种试验,今年试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荐的米椒、川椒、皇帝椒、水果椒等蔬菜新品种27个,落实试验基地面积363亩。实施智能化建设,今年对高标准日光温室、覆被式大棚实施高标准水肥一体化建设、高标准智能化建设700余亩,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深化技术创新,与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在农用酵素、新品种试验、智能化育苗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突破设施大棚越夏茬、秋延茬种植时间制约瓶颈,将周年青(尖)椒供应期由以前的4个多月延长至7个多月,大大提升了供应时长和市场占有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深化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我县落地生根,强化对“一县一业”的科技支撑。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强化市场冷链建设,加大对交易市场、冷链设施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县、乡、村冷链体系,全县有标准化田头市场85个,冷库主体32家、库容12万立方米,为全市第一,可满足全县乃至周边县区蔬菜预冷的需求。大力推进“京长合作”,借助“京长合作”有力契机,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新发地市场帮助我县在市场内的辣椒道上专门确定了1个销售车位,帮助我县青(尖)椒进一步扩大销路,试运行了长子到北京的蔬菜直通车。谋划建设交易中心,积极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正在积极筹建新发地(长治)农产品交易中心,拟规划建设集农产品交易、电子交易、加工包装、检测检疫、电商办公、冷藏配送、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山西乃至全国蔬菜产业升级、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平台,解决全县及周边市县优质农产品“到哪里卖,卖什么价格”的难题。强化品牌建设,专项推动“长子青椒”“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协助生贵大棚技术推广有限公司申报“圳品”认证,组织生贵“长子青椒”和浩润“脱水蒲公英”申报“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全面加强“长子青椒”市场化、商业化、品牌化。组织参加展销活动,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农博会、各类展销会等,今年9月份组织长子县生贵大棚技术推广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第十届四川农业博览会,长子青尖椒作为“有机旱作·晋品”中的全省九种晋菜之一,以省域农业品牌产品在四川进行宣传推介,进一步擦亮了“长子青椒”品牌,促进了晋蜀农业交流,扩大长子青椒的影响力。下一步,我们将在开拓市场、网络营销、商超直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着力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有力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发展精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力“一县一业”快速发展。大堡头镇引进北京中农卓桦农业公司、山东润升集团今年分别建设642亩和1000亩的园区。鲍店镇引进山东宏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在北周村新建300亩彩椒园。丹朱镇引进寿光市绿丰果蔬有限公司在南川庄建设350亩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石哲镇引进晋中芊源农业有限公司在吕村建设350亩高标准覆被式大棚园区,等等。强化精深加工链条,引进建设的这些大型园区,将配套建设精深加工设施,发展青(尖)椒加工系列产品,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我县加快推进青椒酱、青椒蔬菜面、青椒锅巴、青椒文创产品等以青(尖)椒为原材料的衍生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开发出青椒酱、青椒挂面,正在通过太原山姆士、华联特产等超市和乡村e镇抖音账号进行线下和线上试销,试销对路后进行规模化量产;青椒锅巴产品已研制出,正在进行包装改款;青椒粉、青椒干膜片正在进行包装设计和产品研发。下一步,将重点加大精深加工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增值,真正将“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做大做强。
致
礼
部门负责人:张慧杰
承 办 人:冯国良
联 系 电 话:8322322
长子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11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