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1236931-5/2019-19829 | |
发文字号:长政教科字〔2019〕114号 | 发文时间:2019-10-30 |
发文机关:长子县教育科技局 | 主题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标题: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19-10-30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县教科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奋力争先,全县教科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个环节,做到了谋实事、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教科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教科系统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迅速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进一步细化了任务,明确了方向。二是加强学习教育。制定下发学习教育工作安排,汇总编印了理论学习资料,认真执行机关周学习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两次封闭学习研讨,班子成员对新思想的把握和认识更加深入透彻,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加强调查研究。紧扣8个方面课题,制定了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认领调研任务,就教师队伍管理、城乡学校建设、党员思想状况、基层党建、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走访基层单位86个,着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四是加强检视剖析。9月26日,召开了局领导班子找差距专题会,班子成员对照自身实际,联系分管工作,结合18个“是否”,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形成了自我剖析材料,切实以“刀口向内”的勇气,抓好了自我革命。五是加强问题整改。坚持动态增补,梳理汇总领导班子问题5个,领导班子成员问题8个,并同步建立了责任清单,分解了整改责任,明确了整改时限。下发了县教科局党委及班子成员征求意见卡,收集问题36个,意见建议218条,目前正在抓紧整改。
(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3月份启动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更新教育理念,整合资金250余万元,多批次、多层次、多方式开展全员培训,组织35名校长、骨干教师到江苏南通、常州等地参观学习,组织120名教师到华东师大集中培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全员培训,参训教师达6400余人次。二是提升教师素养,充分发挥我县本土名师专家团队作用,组建名师工作室,创设成长平台,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开展送教下乡、名师讲课、教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提升素养。三是探索联盟办学。强校带弱校,县城带乡村,结对帮扶,开展联合教研,送教下乡、优课下乡、听课评课,指导教研、学校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建设,共同提高。四是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各校深入落实“以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新教学模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9月24日,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观摩人数超千人,与会人员对我县课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三)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一是新建幼儿园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测绘,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和方案设计,土地指标已经上报。近期将重点推进土地指标调整、项目立项、征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等工作,以便尽快进场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二是新建高中项目,确定了项目选址,已由中建院对调整选址后的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完善。三是县文体中心项目,双回路电源工程完成了土建,正在安装变压器,馆内照明已开始施工。四是大堡头中心幼儿园项目,目前已全部完工,9月1日按时开学招生。五是北街小学改建幼儿园项目,已委托设计单位对项目方案进行设计,方案确定后,抓紧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推进预算招标等工作。
(四)全面提升高初中教学质量。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备战中高考。组织高中学校参加全市五校联考、中考模拟考试,认真开展考情分析,进一步丰富了中考应考策略。积极推进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中考体育测试工作,学生体测成绩较往年又有提升。组织精兵强将对基层学校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评等次,评干劲,评能力,评水平,激发校长和教师教书育人活力。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高中考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高考二本B类以上一榜达线人数首次突破1100人大关,达到1127人(其中长子一中903人,长子三中192人,职校对口升学32人),特别是一中文化类、三中艺体类达线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一中文化类达线比去年增加80人,达线率全市第二,增幅第一;三中艺体类双达线增加35人,艺体类达线人数全市第一。二是中考达市直三所重点中学人数创历史最好,达市一中、二中、太行最低录取分数线(648分)93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五)认真落实“十大行动”。一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得到加强。7月份,成立了长子县教科局党委,新成立支部5个,全部配齐配强了支部书记。二是推进校长职级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校长去行政化,取消了长子一中等10所学校行政级别。7月29日,对23名校长进行了交流调整,36名校长全部实现聘任上岗。目前,正在按照职级制改革要求进行校长职级评定。三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逐步理顺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交流教师38名,招聘教师110名(其中特岗教师30名、公开招聘80名)。四是落实教师待遇。今年教师节,县政府安排资金230.5万元,隆重表彰了一批模范单位、优秀个人和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单位。按照全市统一要求,落实教师社会福利待遇。五是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今年新认定2所,全县总共达到19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全县幼儿总数的88.5%,达到市局要求。六是加快长子三中特色办学。目前,长子三中的美术和舞蹈专业已经分别引进长治市王扬美术学校、太原星辉艺术培训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并签订了培养目标责任书。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定出台《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综合素质的实施方案》,按照“规范学生作业、严格考试频次、开展课后服务、整治培训机构”等要求,督促学校贯彻落实。近期联合民政、人社、市场等部门排查校外培训机构49所,整改9所,停办28所。八是开展课后服务。开展免费课后服务。已在东方红、鹿谷、长子二中、丹朱一中等9所城内学校开展试点,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小时和周末时间,开展答疑解惑、社团活动、图书阅览等活动,服务学生3418人。此外,电子学生证已在东方红等城内学校铺开。
(六)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教育脱贫指挥部方面,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政策、特惠政策以及省市和我县教育资助政策,建立了从幼儿到大学一条龙资助体系,推出奖、贷、助、减、补五大举措,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2018—2019学年,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33人,落实教育扶贫资金142.75万元,其中享受学前教育资助87人8.7万元,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补助388人43.65万元,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115人32.2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20人9万元,“雨露计划”96人19.2万元,本科生教育扶贫项目127人30万元,做到了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包村扶贫方面,严格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找准问题,瞄准目标,精准发力。深入实施“一对一”结对帮包制度,形成了局领导定期巡查、帮扶队员长期驻点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了户户有人包,人人有人帮。针对苏村贫困户缺产业、缺技术、缺资金的状况,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与丰泽农林合作社、江波农林合作社等建立了产业扶贫合作机制,吸收全体贫困户参股,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七)共创共建文明城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发挥教科系统示范作用,在思想引领上下功夫,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在细化任务上下功夫,指导各学校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落实创建任务,保证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项项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在推进落实上下功夫,严格对照创建要求,继续提升创建标准,列出任务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做到了文明无死角,创建全覆盖。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八礼八仪”主题教育等活动,以活动促创建,让师生争创建,在全县学校掀起了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
二、区域经济转型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2019年全县考核指标要求,我局承担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有1项: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个。今年初,我们邀请市科技局深入我县各企业现场考察,在反复筛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长治市澳瑞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为培养申报对象。6月份,通过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审。7月份,组织奥瑞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到市科技局进行初审,9月底通过省科技厅评审,目前等待科技部抽检后确定结果,公示发证。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有力指导下,县教科局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教科系统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县教科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坚持把优化布局作为推进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结合我县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满足城乡学生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城内学校布局方面,继续推进城内学校建设,加快新高中项目进度,启动前期手续;加快新建幼儿园项目,尽快办理各项前期手续,确保早开工、早落地。农村学校布局方面,继续推进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设施条件,提升办学标准;加大小规模学校扶持力度,按照省市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师配备的相关要求,保证最基本、最安全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保障开齐开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县管校聘”相关配套措施,健全教师的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工资配套等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教师权益,激发教师工作活力。进一步完善校长职级制改革配套措施,加快校长职级评定、职级档案等工作,形成系统科学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体系。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联片教研,由单一学校的小教研向校际间、区域间的大教研转变,实现城乡联动、校际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强化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严格培训考核,使业务培训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城内长子二中、丹朱一中等优质初中与农村薄弱学校建立办学联盟,在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捆绑式发展,带动农村学校质量提升、整体发展,解决农村生源流失、办学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积极探索机关幼儿园、示范幼儿园等优质幼儿园和农村中心幼儿园捆绑办园、结对帮扶、集团办园、送教下乡等模式,在园舍管理、师资建设、教学教研、后勤保障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管理,复制名园效应,增强造血功能,扩大优质资源,实现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发展、均衡发展。
(五)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制定出台配套制度和标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在全县选择几所基础较好的学校,确定标准化建设实验课题,先行先试,凝聚成果,为全县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带动、引领和辐射全县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三是强化分类指导,针对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异,因地制宜地分类指导,加强培训,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自主发展、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
(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互联网+教育”现代教学模式,继续完善教育城域网,打造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和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在全县中小学校构建一体化听课系统、教研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实现县域内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数据互联,让城乡孩子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努力提升全县课堂教学水平。
(七)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扶持示范性企业。建设科技孵化基地,搞好“众创空间”、“创客基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科技队伍素质,构建科技信息化网络,搭建科技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继续为打造省市教育强县而努力奋斗,不断开创长子教科工作新局面。
2019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