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1507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03-05 |
发文机关:长子县教育局 | 主题词: |
标题:长子县教育局关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 实施意见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3-03-05 |
县职校及局机关相关股室: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8〕38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长治市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长政办发〔2019〕35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结合我县职业教育办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我县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产教融合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长子产教融合升级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长子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1.明确主体、完善机制。建立以县教育局为领导,长子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健全校企合作工作规章制度和保障机制,形成校企双主体推进的双元一体产教融合新模式。
2.服务转型、优化结构。坚持以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服务长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3.突出重点,示范引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层推进、逐级发展。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特色,挖掘潜力,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专业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3年,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基地建设,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加快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名师工匠团队、优势学科、骨干专业、精品课程和创新机构。打造对区域产业发展有切实支撑作用的产教融合联盟、职业教育集团。
到2024年,基本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抓好典型引领,全面推广产教融合新模式,基本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到2025年,构建起职业教育新格局,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不匹配矛盾基本解决,内生动力充分的产教融合格局基本形成。
二、具体做法
(一)聚焦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积极落实《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聚焦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方向,发挥职业学校育人职能,有效开展企业调研,主动同区域内具备影响力的企业开展合作;依托“长子县企业家培训基地”建设优势,将积极聘请县域知名企业家充实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开放包容的办学格局;校企共建专业、共育师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二)聚焦校内外基地一体建设,创新性引领现代学徒发展
积极发挥职业学校原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优势,积极与企业共建产业链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链引入校园,积极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构建学生认知、跟岗、顶岗实习和教师企业实践校内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打造“创新工坊”,协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创新、形成专利,校企共同开发岗位规范和教学资源。
(三)聚焦现代职教评价体系,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机制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校企共同开展多主体质量评价制度调研,制定调研方案,召开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完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多主体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多元主体评价机制,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四)聚焦县域创新基地建设,探索集团化合作新模式
聚焦县域创新基地建设,发挥职业教育创新驱动作用,以学校牵头组建县域创新职业教育集团,为长子县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基地建设搭建平台,推进产教联盟实体化运行;持续参与山西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山西省电子工业联合会职教分会、长治市职教联盟,发挥学校在集团内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集团内成员深度合作,资源共享。
(五)校企共建名师工作室
与优质企业共同制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共建共享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完善五年六个月企业实践锻炼体系,通过顶岗实践,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解企业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业流程和操作规划,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共同建设“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学创新团队。
(六)校企共育专业带头人
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和考评机制,共同推进专业“双带头人”建设,通过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教学、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打造大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七)校企共推教师队伍建设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以用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符合产教融合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和教师双向聘用机制,完善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机制、教师入企实践制度,构建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八)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地方人才培养培训
落实职业学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师资和设备优势,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利用学校专业实训基地、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德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技能培训活动,职业学校年社会培训人次最少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九)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对外合作长效机制
建立与职业教育发达地区院校交流合作渠道,制定对外合作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学校“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对接国家一流标准,借鉴国内先进办学理念,引进优质资源,在产教融合、学校发展、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制(修)订、教师培训、升学就业、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具有长子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教育。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协调配合。完善组织保障,思想高度统一,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监督考核。教育局职能股室和长子县职业技术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把产教融合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监督指导,建立跟踪督查制度、绩效评价机制,确保产教融合工作有序开展。
(三)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利用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形成学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企业重视“投资于人”的普遍共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树立一批产教融合工作和技术技能人才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此文件由县教育局负责解读。
长子县教育局
2023年3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