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劳动教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55969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1-22
发文机关长子县第四中学校 主题词
标题长子县第四中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3-11-22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进一步构建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学生,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等,通过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实践劳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成立劳动教育领导组

根据学校的安排,校长任组长,后勤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校委会成员和各班班主任老师。领导组要研究劳动工作,制定劳动工作计划。运行一段时间后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学期末要对学校已有的工作进行总结。

领导组:

  长:常华女(校长)主抓劳动教育项目全面工作

副组长:曹继明(副校长)具体负责资金保障、后勤服务等工作。

  员:贾卫东(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劳动教育方案制定、分工协调、评价考核等工作。

赵小刚(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其他校委会成员及各班班主任:具体实施校内外劳动教育项目组织、实施、操作等工作。

三、基本原则

1、把握育人导向。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 “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4、坚持实践体验。加强学生劳动体验、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坚持适当适度劳动。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安排劳动教育内容和时间。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四、劳动教育课程规划

我校每周开设1节劳动教育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技能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层次化、序列化的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内容”,分年级分阶段逐一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我校的劳动和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大亮点。

(一) 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指学生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所必须从事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结合家务劳动过程与成果的照片或视频,分享自己进行家务劳动的方法技巧和家务劳动心得体会。在展示与分享中懂得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初步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二)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它强调学生在满足被服务者需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

劳动技能

劳动技能指学生在劳技课上运用各种劳动工具、工艺进行设计,并动手制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金工、陶艺创作等,以此增强技术意识和工程思维,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教师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手脑并用,灵活掌握、融会贯通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知识迁移水平,体验工匠精神等。

(四)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准备从环境保护,调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自然实践操作这几方面选取课题,展开具体的实践探究活动。

(1)环境保护我校位于镇中心,毗邻精卫湖,这里的空气、水质等环境问题都是倍受人们关心的话题。另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看看家乡的环境变化,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渗透环保意识,建立起全新的人与环境的观念,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2)调查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家乡的支柱产业,开始了解社会实际。

(3)实践操作结合中考的实践操作考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方面来探究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培养学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

2、评价方式

(1)“档案袋评价”。要求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程档案袋,里面包括劳动教育出勤登记表、劳动教育活动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 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劳动成果等,学校每学期举办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劳动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长子县第四中学校

20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