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学信息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16891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03-29
发文机关长子县第二中学校 主题词
标题长子县第二中学校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4-03-29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双减”要求,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推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强大动力,聚焦中考,强化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协作意识,以规范和品质赢得家长,以质量和特色赢得社会,实现的办学目标,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二、工作目标

1.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3.以课题管理为抓手,引导教职工开展具有有效性的教育科研活动,打造一支反思型、研究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4.以优质服务为目标,做好教学后勤保障工作。

5.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温馨的育人环境。

6.进一步落实校务公开,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师德建设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县教育局党委和学校党支部要求,制定党建工作方案,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用好党建清单管理、党组织研究重大事项前置、党建述职评议等制度,引导干部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将党建工作有效落脚到课程教学改革、立德树人工作中。

2.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学校正能量。制定学校师德“红线”规定,组织教师签订师德责任书、拒绝有偿家教承诺书等活动,赢得师德师风问题零投诉的家长满意度。对出现师德问题的教师在各级各类评选中实行“一票否决”。

(二)细化课程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1.聚焦学生习惯养成研究。强化学生发展引导,开发针对性学科质量提升项目教学。做好学科书写、学科表达、学科知识性学习与学科方法等环节的落实。做好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培训。

2.加强学生礼仪养成研究。制定班级护导常规流程与评价,引导班主任做好班级组织建设与评价,逐步形成认真扎实的学风和班风。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培训,提升班级护导质量。

3.开展后进生转化行动研究。开展帮带制、课后延时服务等措施,改进课堂教学等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效度。

4.加强“互联网+教育”研究。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创客教育校本课程,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5.加强教育评价研究。发挥评价导向引领作用,探索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策略。采用记录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具体情况,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6.加强学法指导研究。聚焦中考评价,积极探索学习技能、学习方法指导策略,通过设置学法指导课、优秀学习策略分享等措施,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7.规范教师教学常规业务,从学生高效学习出发,狠抓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对学生负责出发,通过师德、评优树先、职称评定等手段,对备课、课堂、作业、辅导、检测、反思等事关教学质量的教师教学常规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对涉及学生发展的课标教材分析、质量检测和分类辅导、学生作业批改等方面全面规范管理。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保障学校发展动力

1.加强入职三年以内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定期开展“老带新”活动、主题研讨、经验分享、读书交流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2.推进“微课题”研究。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排查问题,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生长点,组织教师结成项目研究共同体,开展行动研究,探索问题破解办法。及时发现推介优秀教育、教学法。

(四)推进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1.做好常规安全工作,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层层目标责任制,实施一岗双责,将安全工作纳入部门、个人履职考核,确保各类安全工作零隐患、零事故,抓好校舍设备维护、消防、治安、交通、食品、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基础性安全工作,保证校园安全稳定良好运转。

2.健全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做好校门秩序、教育教学、饮用水设施、大型集体活动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强化校园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应急演练,确保无安全事故。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教育,不定期举行“应急避险演练”“消防安全演练”等大型演练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运行质量

1.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落脚具体化管理基点,在行政管理、教师培训、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家校共育等方面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抓好处室、年级组、学科组建设,落实管理扁平化职能。

2.认真做好校务公开。通过设置公示栏及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公示。组织召开教代会,审议学校的重大决定。

3.做好经费及校产管理使用监督工作。加强对学校财务、招标、购物等进行审核和监督,管好、用好学校财、物。加强学校校产管理,落实物资采购及出入库、资产使用管理、校产定期检查清查等制度。

4.提升后勤保障和管理服务能力,加强门卫、保洁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执行标准;加强校园节能减排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保证校园良性运行。

5.强化宣教引领,构建学校发展新环境。通过组织教师、学生、家长交流展示等校本活动,引导学生、教师、家长更新理念,构建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文化认同,初步构建新校风、新学风和新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