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4-09-27 |
发文机关:长子县鹿谷小学 | 主题词: |
标题:长子县鹿谷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教研计划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4-09-27 |
本学期我校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研组为单位,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扎实有序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现将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一、扎实开展常规教学教研
在教育局教研室的督促引领下,本学期,我校将更加重视常规教学的督促与检测,对于教师的备课、上课及听课等要勤查勤督促,及时发现优秀的并设为典范,督促较慢的同志紧跟进度。督促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数量及质量等。并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高效学习。
1.修订教案
随着教学实践的应用,为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操性,各学科组在原有单元化项目学习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进行分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在使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自己班级学情做出适合自己的二次设计。
负责人:各学科组长
时间:9月第一周
2.教研活动
根据上学期的教研实践反馈,本学期实行学科组为单位进行教研,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每月根据教学进度规划教研主题,并根据规划进行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同时将教研记录表按时上交给学校教研室留存。
教研内容可包括:教学遇到的问题、学生情况分析、项目化学习实践等等。
学科组长要组织好教研规划及安排,并做好教研记录及照片留存。
每月各学科组教研主题表附后。
3.听评课
本学期听评课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的听评课活动,讲课老师做好教学设计和说课分享,学科组长安排好公开课课前教研活动,听课老师做好听课笔记及及时反思。
时间安排:9月份规划,10月份试课,
11月“大单元项目化”展课,
12月参加全县“教学能手大赛”
讲课形式:常规课、项目课均可。
听课及评课老师:教研室牵头,各学科组长为副组长,带领本年级教师进行听课及评课活动。组长为参加的教师进行好教研活动登记,将作为教研积分进行统计。
为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本学期听评课记录不得少于20次,记录要详实,时间、课题、主讲人、点评以及反思等要全面、整齐。
4.质量监测
一二年级坚决杜绝纸笔考试,要通过游考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的考查。
三~六年级坚决杜绝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执行严格师生同考。
5.常规检查
教研室组织对师生的常规作业检查(各类教案、听评课本、学生作业及批改等),一月一次,形式以组内普查、组间互查与教研室抽查相结合。教研室做好检查记录与通报简报。
二、创建“书香校园”
为学生营造书香环境氛围。校内:在校园的长廊、过道、墙壁张贴读书的名人名言、书目推荐等;每幢楼的第一层的拐角处设立漂流图书角,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充电;设置班级图书角,让图书馆的图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借阅,充实图书角;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
丰富班级读书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好书推荐课,各班开展“一月一本书”活动,并开展班级读书分享会。班级阅读明星评选。各班在学期末进行了阅读明星的评选,从阅读量、阅读体会等方面进行评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成果各具特色。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整理阅读书目,并呈现不同阅读成果,一二年级以绘本为主,三四年级为读书小报,五六年级为读后感。
另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全学科整理阅读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方式及阅读成果,形成自己年级的阅读方案。
三、项目化学习
为促进我校项目化学习的深入学习探究,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实行项目化案例和项目化学习课堂两大教研。 教研积分以项目化学习案例为基本分,积分情况如下表:
教师 |
项目设计 |
项目启动 |
项目实施 |
项目案例 |
作业检查 |
听评课 |
教学设计 |
公开课 |
教师考勤 |
工作量 |
附加项 |
总分 |
分值 |
10 |
10 |
20 |
10 |
10 |
5 |
5 |
10 |
10 |
4 |
6 |
100 |
(一)案例申报
本学期我校实行每个教师最少参与两个项目案例的教研任务,每位教师需主备一个跨学科综合项目,并参与一个跨学科综合项目。每人提交一份优质项目化案例,并有详实项目学习过程。
(二)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示
11月份我校将结合全省“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开展“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示活动,从而使项目化学习更加深入且得到提升,从中产生更多的优师优课,引领项目课堂,培养优质教师,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四、幼小衔接
本学期是幼小衔接的实践学期,幼儿园小朋友升入一年级,老师需要切实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环境创设
1. 布置温馨、富有童趣的教室环境,减少小学环境与幼儿园的差异给孩子带来的陌生感。例如,可以设置图书角、植物角等区域,让孩子感受到亲切和舒适。
2. 在校园内设置指示牌,清晰地标明各个功能区的位置,方便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
(二)教学调整
1. 教学方式逐步过渡。刚入学时,适当采用一些游戏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教授知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
2. 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开始时放慢教学节奏,降低学习难度,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小学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
(三)习惯培养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倾听习惯等。例如,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提醒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2.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文具,保管好自己的物品等。
3. 培养时间观念。引导孩子认识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作业和各项任务。
(四)心理疏导
1. 开展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孩子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缓解他们的入学焦虑。
2. 老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五)家校合作
1. 举办幼小衔接家长讲座。向家长介绍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2.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老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五、扎实开展艺体活动及劳动课程
根据“双减”政策及劳动教育的精神,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本学期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领要求:
每天读书一小时:课外阅读多种书籍,科普类、文学类、历史类等,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每天锻炼一小时:户外阳光体育,跳绳、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每天劳动一小时:学生可以在学校、家里等不同场合进行劳动实践,不仅可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锻炼身体。
教学教研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我校历来把教学教研放在首位,以上计划定不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如有其他利于教学教研的工作,将随时加注。
长子县鹿谷小学
20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