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劳动教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55227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1-17
发文机关长子县鹿谷小学 主题词
标题长子县鹿谷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3-11-17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校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现把几年来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规范落实劳动课程

我校规范执行劳动课程,班主任老师兼任劳动教师,每班每周一节劳动课,让学生明白劳动的意义,确保取得实效。

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各班级通过开展班队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使他们懂得身上穿的衣服、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人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我们有机会能为大家服务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二、引导掌握劳动技能

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技能,比如怎样扫地、排课桌、抹桌子、整理书包等。注重家校配合,积极发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劳动、乐于参加志愿服务,不断提高自我服务和服务家庭、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积极重视劳动评价

劳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他们的劳动热情,使之能自觉端正劳动态度,共同巩固劳动成果。

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家长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教师评价。在上述三方评价的基础上,由教师对学生作出全面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上。

四、不断创新劳动形式

每天的班级卫生清洁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每组值日一天。当天的值日任务交由小组长协调分配,落实到每位成员。班主任教师不定时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劳动质量不断提高。

每天的校园卫生清洁以班级为单位轮流进行,每班值日一天。当天的值日班级,同学们自备劳动工具,从操场到长廊,从地面到墙面,从捡拾垃圾到清扫擦拭,从入校开始到放学回家,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忙碌着,劳而不厌,乐满校园。

五、打造特色劳动项目

(一)开辟湛露园

学校东墙外,我校租赁了五亩田地,包含两个大棚,命名为长子县鹿谷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湛露园。湛露园是我校为学生们打造的传统文化传承和校园文化创意开发相融合的劳动时间基地。各班根据情况,邀请2名左右符合条件的家长作种植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种植进行指导。每个地块实行年级负责制。每个班级对自己班所分区域进行四包: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具体操作由各班班主任和种植员组织同学们实施。

播种环节。学校购置相应农具若干,以种植辅导员为主把地深翻,然后由学生商讨,结合种植辅导员的建议,做出全年种植计划,种什么、种几茬等。然后募集资金购买种子或种苗,根据节令合理播种。

管理环节。各班制定值日细则,具体到人,负责对所包区域植物进行浇水、施肥和除草等。

收获环节。学生到市场上调查成熟农产品价格,在种植辅导员的帮助下,称出重量、贴上价格,然后发布售卖海报、定时售卖,最后建立台账,资金归拢,用于班级种植支出或其他活动。

以上各个环节,都由学生亲自体验、详细观察、认真记录,最后归档。实践过程中,大大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他们切实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二)建设班级花园

2018年春,全校师生、家长合力建设班级花园的工作拉开帷幕至今。从区域认领到班牌制定,从翻地栽种到日常维护,从植物名片设计到植物生长记录,教师有计划组织、家长大力支持、同学们全程参与。在动手实践中,同学们分工合作、彼此学习,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在默默中被滋养,爱护花草树木、共创绿色家园的环保理念也随之建立。

(三)学雷锋志愿活动

每年三月,我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学雷锋志愿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陆续走进公园、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进行卫生清扫等志愿活动;节假日期间,我校也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十字路口进行交通宣传、不文明行为劝阻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认识。

我校始终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生活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模式。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学校育人到全员育人,特色的劳动课 

程形成了鹿谷小学共融、共生、共美的劳动育人实践之旅,交融与互动的劳动课程样态由此生成并将成为鹿谷的一张名片。


长子县鹿谷小学

二〇二三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