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章制度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53392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5-03-19
发文机关长子县丹朱联校 主题词
标题长子县丹朱镇实验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5-03-19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巩固良好的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的安排、检查、评估有章可依并使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现结合我校情况,特订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全面发展教书育人的教育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观、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诱导、引导、疏导、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学科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从整体出发、注意协作,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减轻负担,尽量为学生创造独立思维自主探究的条件;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使全体学生都有积极自学、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要努力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气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常规

1.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教学常规,可使教学工作纳入规范的轨道,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初期要对照大纲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并认真制定好教学计划。

2.备课要加强计划性、针对性,讲究实效性,每位教师必须超备一周的课。

3.每节课都要在预备铃响时到教室门口候课。要准时上下课,不拖课、不提早下课。

4.作业要精选,数量要有弹性,分必做与选做,批改要及时认真。

5.全学年至少听课20节,并记好听课笔记。

6.每学期必须撰写两篇教学案例,一篇教学论文,每学年开一次校内公开课,每学期必须在年级段内开课1—2次。

7.凡上级业务部门通知要参加的活动和会议必须准时参加,不能缺席。

8.提倡个别辅导,严禁占用午休或放学时间集体补课。

9.上课时,力求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要规范,不讲方言;板书要工整,不写错别字与繁体字。

10.闲课时应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不做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事。

11.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导处批准,不得私自调课,不得随意安排自习或请别人看堂、代课。

12.每位教师都要按照教导处安排,承担一定的监考任务。监考时要遵守监考规则,集中精力按要求完成任务。

13.不得私自向学生推销、订购复习资料、课外读物和其他练习。

14.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不准坐着上课,不能中途随意离开教室,上课时应关闭手机。

15.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能随便责令学生离开教室不让上课,不能责令学生重复抄写作业五遍以上标点符号重复!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一)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有机结合、六项基本要求:

1.四个有机结合:主导和主体的有机结合;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有机结合。

2.六项基本要求: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方法要恰当;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内容要充实;教学手段要先进;要着眼于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课堂上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条理分明、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板书规范。

(三)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到熟练地驾驭教材、教会学生,加强课堂训练,减轻课外负担,力争当堂解决问题。

(四)要严密组织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安排有序,不迟到,不拖课:要服饰整洁、仪表端庄、教态大方、精神饱满、语言清晰,坚持运用普通话教学;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说粗话,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五)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治学态度。要求学生抓住预习、听课、实践、讨论、总结、练习六大环节,并掌握三先三后、一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回答问题,先实践后总结;学完一个单元要及时归纳总结,把知识系统化。做完作业后要体会方法和思路,最后再听讲评。

四、作业批改

做作业是学生运用知识锻炼能力的实践活动,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掌握反馈信息,及时弥补知识缺漏,不断改进教学的必要措施。

(一)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年级要建立学科作业协调制度,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设计作业要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实际,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避免搞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练习,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作业批改要及时。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漏和失误要及时纠正和补救,一般情况下要力争全部批阅。从教改的角度出发,适量指导学生相互批改,发现同学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以便自我订正。

(四)作业任务:一年级晚上不布置书面作业,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不能只布置不检查,要通过复习进行检查。

(五)对学生做作业,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化训练,以养成良好习惯。

五、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适应学生个性差异的重要措施。

(一)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在学生入学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学业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

(二)任课教师要协同班主任,对每个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使全体学生分别得到提高。

(三)师生有效配合,实施辅导计划。对优秀学生,要教给其学习方法,并重点辅导其自学;对边缘学生,要注意开发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弱科学生,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耐心细致地搞好个别辅导。课后辅导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理想作用,不应将课外辅导变成变相上课,更不允许学科间相互挤占辅导时间。

六、复习和检查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复习和检查可以使学生系统地巩固知识,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情况,了解学习和思维方法情况,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改进教学。

(一)要提倡当堂复习和检查,检查学生的接受率、巩固率、运用率。

(二)要加强平时提问和小测试,从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搞好阶段复习和测试。

1.测试前教师要拟好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认真复习和总结,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系统化和提高。

2.设计好无纸笔测试的内容,命题要紧扣大纲、教材,面向大多数学生,难易得当。

七、听课要求

(一)听课是相互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二)听课有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并做好详细记录,即课堂记录、板书语言等,课后评析和指导性意见栏同时填写。

(三)听课不得抄袭他人教案,欺骗领导。没有评析和指导性意见没有记录的,视为没听课。

八、月终总结

1.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是否与计划相等还是有哪些差距。

2.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都分别阐述清楚。

3.下阶段的工作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