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66347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3-12-26 |
发文机关:丹朱联校 | 主题词: |
标题:“零起点”教学自主识字方法的实践研究小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3-12-26 |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各门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都正等着他们去打开,而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识字这个难题。根据大纲的要求,在低年级就要掌握学会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单调的识字会使儿童很疲惫,失去学的兴趣。为响应国家政策,让“双减”工作落地生根,同昱联盟实验分校教师认真学习“双减”政策要求,坚决从零起点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汉字之美,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一场邂逅汉字,畅游汉字乐园的活动,通过改革以往枯燥单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兴趣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拟定课题
2022年9至2022年12月为前期准备阶段
拟订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搜集大量的资料,明确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前测,采用向家长采访调查和对
学生进行基础检测,结果显示:学前儿童的识字基础差距较大。有 10% 的孩子识字量达 300个以上,200-300 个之间的达 10%,80% 的孩子识字量在 200 字以下,孩子的识字量呈菱形分布。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孩子识字没有完整体系,零散分布,这也给需要面向全体的班级授课带来一定挑战。
方案制定后,通过不断的研讨,请领导提意见,逐步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方案。
二、实验阶段
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为实验阶段
(一)根据课题的目标和大纲的精神全面落实研究计划
1.仔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低年级对于识字的要求。
2.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在课堂和课外联合开展课题实施计划。
(二)立足幼小衔接的“三化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如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我们立足幼小衔接的“三化”课堂,通过示范课、公开课、常态课等系列听评课活动,不断尝试着运用各种趣味性很强的识字教学方法,创设更多的识字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在此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除常规的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看图识字、组词、形近字对比、编字谜等方法外,还加入了:
1.分析字形法
“分析字形法”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游”字,我们这样给学生分析的。“氵”--游泳当然要在水里游啦,“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是在水里游的人,“子”--古时指男人,女人是不能下池游泳的。这样一分析,“游”字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和“游”的意思之间都有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2.故事识字法
“故事识字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讲些关于要学的生字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强识字。
3.放射识字法
“放射识字法”就是利用相同的偏旁来记忆同类的一组生字。例如学了“辶”走之,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学过的带“辶”走之的字,如“这、远、进、近、边、过、连、还”等等。
4.口诀识字法
“口诀识字法”就是根据字形特点,让学生编一些上口易记
的口诀来帮助识字。例如:“种”禾苗种在水田中;“回”小口回家大口关;“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
识字方法还有很多,绝非以上列举的几种,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想出更多的、更好的识字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在教学中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对于一个生字,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记,关键要看哪种方法更适合记这个字,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去运用,把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识字教学的效率才会更高,质量才会更好。
(三)在生活实践中,创设识字气氛,拓展识字渠道辅助识字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但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头活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认识汉字,记住生字,并领略汉字的魅力,一年级语文课题组结合生活,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1.在学校和班级中创设一定的识字气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2.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识字,学以致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认识汉字,记住生字,并领略汉字的魅力,一年级语文课题组结合生活,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1)贴标签 共舞动
家是孩子们的识字小天地。大到家具、电器,小到衣物、水果。家长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理解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理解事物与识字相结合。
(2)“识字小报”文化赋能
孩子们通过剪、贴身边的包装袋、图片等自制了识字小报,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进行自主识字。
(3)我和汉字做朋友
孩子们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了以“我和汉字做朋友”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寻找学过的汉字,在生活寻找学过的汉字,在阅读中寻找学过的汉字,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处处可以学习汉字。
(4)拼音小报
拼音是一把开启语文知识大门的钥匙,它在语文学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地基”作用,是孩子独立识字的前提。开展了一期“拼音小报”制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复习巩固相关的拼音知识。
(5)逛超市 交朋友
识字不仅是在课堂上,生活中识字也很重要,为了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快乐,组织孩子们走进超市,去和汉字交朋友。
(6)小区寻宝
为了能不断的激发学生们识字的兴趣,拓宽识字渠道,开展了一次以“小区寻宝,趣味识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发现汉字的奇妙之处。
(四)在展示交流中,巩固识字成果
我们还经常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
1.每周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报,定期在班上交流;有时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识字树”“识字墙”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理解的字变成全班理解的字。
2.定期围绕一个专题(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 ) 展开活动,交流识字成果。慢慢地,识字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孩子们愿意识字,想识字,乐识字。
三、总结方法
我校零起点语文课题《基于零起点教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的实践研究》,切实找准“幼小”识字难点,化难为趣,实现了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目标,打通了“衔接”壁垒,搭建起幼小、师生、家校之间的情感桥梁。通过课内、课外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为四点:
(一)注重环境建设,推进“浸润式”识字
班级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场所,班级环境的建设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在低年级,让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识字物化为一面面精美的墙壁,让学生浸润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识得大量汉字是非常有效的。识字环境的布置需遵循三点:趣味性、主体性和生长性。
(二)注重亲子阅读,推进“重现式”识字
人的记忆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性。对于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零散识得的汉字,如果不进行适时的巩固,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回生和遗忘。就识字的目的而言,识字不是终极目标,而是阅读和作文的奠基工程。就识字的科学规律而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识字的途径,剥离具体语境孤立识字是低效而乏味的。从班内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来看,亲子阅读的确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每天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而布置亲子阅读相关内容,提示家长每天在亲子阅读时相机教会孩子认识几个生字,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孩子识字量必将大幅提高。
(三)注重综合实践,推进“主题式”识字
识字是语文课程中一项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识字能力的培养当然也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而面向生活,在真实生活语境中开展实践活动,并有目的、有趣味地开展主题识字活动则显得意义非凡。这项活动将课堂教学前拓后展,丰富了教学资源,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包括识字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注重游戏活动,推进“趣味式”识字
兴趣是低年级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着力关注的点。班内询问统计数据也表明,86% 的孩子有乐意识字的愿望。喜欢游戏、乐于探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等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如果能将识字活动变得有趣味、有意思,充满挑战性和生长性,那么识字就不会变成沉重负担,而是令人期待的智力旅程。
花信可期,木卷可待。教育充满了温度,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语文的识字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来优化教学过程,对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巩固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调动学生的综合识字能力放在首位,一年级语文教师要扎实做好“零起点”教学,笃行至远,伴学生快乐起航,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长子县丹朱镇实验小学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