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5-06622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5-03-19 |
发文机关:大堡头中学 | 主题词: |
标题:大堡头中学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5-03-19 |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全面提升学校教学教研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各环节规范高效。
2、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共鸣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4、扎实落实“双减”工作,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5、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加强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1、备课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提前一周进行个人备课,形成初案。每周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完善教学设计。
教案内容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环节。注重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每月反思不少于[X]次。
2、讲课
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教师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简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反馈与评价,确保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批改
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规范,使用统一的批改符号,注明批改日期。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及时纠正,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并进行二次批改。
作业批改有记录,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4、辅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分层辅导计划。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分析原因,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学习成绩。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考试
规范考试管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命题,确保试卷质量。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考试形式,认真组织考试,严肃考风考纪。
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成绩分析,做好成绩统计与归档工作。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共鸣课堂”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共鸣课堂”理念,理解其内涵与特征,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开展“共鸣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探索“共鸣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情感交流。
建立“共鸣课堂”评价体系。从教学目标达成、学生参与度、教学方法运用、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反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加强阅读推广
完善学校图书馆建设,丰富图书资源,优化图书馆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开放图书馆,延长借阅时间,方便学生借阅图书。
开展阅读活动。组织读书节、阅读分享会、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成立阅读社团,自主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加强阅读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落实“双减”工作,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形式多样化,除书面作业外,还可布置阅读、实践、探究等类型的作业,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加强作业管理。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每天将作业内容通过班级群等方式向家长公示,接受家长监督。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五)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每月确定一个教研主题,围绕主题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课例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宽教师视野。鼓励教师参加线上培训和网络研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身素质。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指导教师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支持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成果。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安排
第1-2周
1、制定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计划内容。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安排本学期教学进度。
3、检查教师备课情况,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第3-6周
1、开展“共鸣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
2、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如读书漂流、亲子阅读等。
3、各学科组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4、进行作业优化设计研讨活动,展示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第7-10周
1、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等比赛。
2、开展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检验师徒结对成果。
3、进行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
4、举办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
第11-14周
1、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进行成绩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估。
2、组织教师参加校外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3、继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开展阅读指导课观摩活动。
4、各学科组开展教研活动,总结前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
5、调整后半学期工作计划。
第15-18周
1、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2、进行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教学辅导等情况。
3、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案例分析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分析能力。
4、开展期末复习研讨活动,组织教师交流复习方法和策略。
第19-20周
1、组织期末考试,做好考试组织和成绩统计工作。
2、进行教学教研工作总结,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研成果等。
3、整理教学教研资料,做好归档工作,为下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