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劳动教育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62450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2-19
发文机关大堡头镇初级中学校 主题词
标题大堡头镇初级中学校关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3-12-19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山西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根据《长子县教育局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切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目标

(一) 教师目标

1、 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

3、 让学生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 学生目标

1、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及简单的种植知识,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拆装一些简单的家用电器。

2、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家庭的生产劳动中,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并可以对家庭某项生产生活做出自己的决定。

3、了解社会各行业的分类,对特定的行业从业者进行体验了解。对一些社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进行一天体验,并说出自己的感想。

4、通过职业体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初步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几种职业;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  长:暴利峰

副组长:刘玉峰   韩长子

成  员:张旭先(教研主任)

张灵甫(政教主任)

各班主任老师

职责与分工

组长:负责劳动教育经费的来源及保障,负责与需要利用的社会资源的沟通。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副组长:负责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对实行过程中的全面监管及考核。辅助组长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组员:负责劳动教育的具体工作执行。

三、课程规划

1、生活劳动教育以打理自己的生活为主,辅以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生活中基本技能教育。预计需要3-5课时。

2、生产劳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家庭情况,开展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劳动技能教育。预计需要8-10课时。

3、服务型劳动教育主要以职业体验为主,辅以参观工厂、医院等行业机构,提高学生的职业认识,树立职业理想。预计需要8-10课时。

四、措施途径

(一)配齐配足劳动课教师,提高劳动教师专业水平。

(二)保障劳动教育经费的使用合理。

(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

(四)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五)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六)丰富和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场所,如参观一些工厂、农场、机关单位等。

(七)聘请校外人员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等。

(八)请各级劳动模范或技术能手等先进个人来学校做讲座,树立劳动榜样。

(九)协调建立家、校、社齐抓共管机制。

五、资源建设

(一)学校资源

1、利用学校的空地,提供一些农业种植的场地,让学生有劳动体验的地方,让教师有讲授的“课堂”。

2、提供校内岗位的体验与实践机会。

3、联系长子职校进行参观体验,让学生对一些职业技能进行了解体验。

(二)家庭资源

1、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及农业生产劳动。

2、了解自己家庭的农业产出,并了解其的价格,计算自己家庭的农业总收入。父母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并可以让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

3、提供农业种植及动物养殖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并能够独立自主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劳动。

(三)社会资源

1、联系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让学生参观体验。

2、精选一些场馆让学生进行参观体验。

3、联系交警、公安、医院、车站等机构进行职业体验。

六、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职于兼职相结合。

(二)聘请校外人员辅助。

七、劳动教育评价

劳动教育的评价要以实际劳动实践的课程为中心,但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平时表现评价(包含实际表现、劳动观念、自我评价、写实记录等)。

(二)学段综合评价(包括劳动技能掌握情况考核、过程考核总结等)。

(三)劳动素养检测(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等)。

八、劳动教育宣传

(一)学校宣传栏

(二)教师个人制作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