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章制度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3-59552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3-12-06
发文机关长子县常张乡常张寄小 主题词
标题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3-12-06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一、课堂教学规范

1.正式上课铃响前,教师要到达教室;下课铃未响前,教师不得提前下课。

2.教师着装要庄重得体,合乎仪表规范。上课前应礼貌地向学生问好或鞠躬,上课时不会客、不接打电话、不随意走出教室,不坐着上课。准时下课,不拖堂,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对学生说话,应该用平等、友善、关心、鼓励性的语言,禁止使用有损学生人格自尊的措辞。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组织好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应及时制止学生上课说话。看课外书报、睡觉等与上课无关的行为。

4.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在学生复习消化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允许简单地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而是要通过练习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提高。提倡下课前根据课堂要求进行当堂检测,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未经校长同意,任何人不得停课。因事、因病需调课的,必须先报请学校后作出相关安排。随意调课者按旷课处理;找人代课者按旷课处理,代课者不发给代课补助。

二、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制度

1.实施教学质量监测的主体是联校。联校由教研室牵头,各学校成立专门的监测机构,由学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并把此项工作列为教学管理的常规性工作。

2.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的主要任务是:落实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监督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重点检查当堂所学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转化情况。

3.监测方式力求科学、简洁、规范。可采取课后跟踪监测、阶段性监测,笔试、口试、问卷、实验操作等方式,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课型,采用提前命题或即时命题等形式进行,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认知水平和主要的学科能力与思想。

4.监测结果的呈现方式为分数。评语或等级。

5.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要制度化、科学化,坚持点面结合,每学期不少于任课教师总数的二分之一,监测结果及时分析并与任课教师交流。

6.监测中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合格率低于70%的,学校要与任课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改进方案并跟踪监测,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连续三次监测达不到70%的且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调离岗位进行自主培训。

7.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落实意识,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落实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上,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