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9/2023-60869 | |
发文字号: | 发文时间:2025-03-17 |
发文机关:慈林镇联校 | 主题词: |
标题:慈林镇联校发展规划 | |
主题分类:教育 | 发布日期:2025-03-17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办学条件的日臻完善,我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持续高位的升学率凸显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也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为促进我校在今后三年稳步、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遵循“树一流作风,创一流佳绩,建一流学校”的发展思路,制定出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从人本教育、成功教育与成才教育三个维度去深化素质教育,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务实型、和谐型学校,
二、规划背景
2016年9月,长子一中与实验中学两校合并以后,学校经过七年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之际,学校正处在“前进中谋创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新高度,擘画依法治校、精细管理、涵养文化、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一)学校概况
慈林镇联校辖区内共有义务教育学校3所,分别是田良寄宿制小学、张店寄宿制小学、南张小学。全联校现有在编教师47人、特岗8人、代理29人,学历达标率100%,普通话达标率100%,其中,高级教师5名,中级教师22名,初级教师20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6名。3所小学共有21个教学班,学生360余人。辖区内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无一辍学,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二)发展的有利条件
1、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历史悠久,集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教风与学风。
2、和谐的教师团队。教师整体素质较高,老中青比例日趋合理;教师群体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团结奉献的精神;班子队伍顾大局、能创新,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这是一中发展的内在动力。
3、优越的办学环境。学校有较为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布局合理的各类教育教学标准用房,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外围环境,这是学校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发展的不利因素
1、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有待建设。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冬季取暖成为学校最大的开支,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2、教师配备不够合理,教师结构老龄化。尽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音体美教师就更加紧缺。
3、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少,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不够,导致了关门造车的现状。
三、发展目标
根据“十四五”教育规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要求,作为农村学校面临生源减少的现状,必须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将来慈林联校将规划三所小学及三所公办幼儿园分别是:田良寄宿制小学、张店寄宿制小学、南张小学3所小学;将张店寄小附属园和晶晶幼儿园整合为一所公办幼儿园,取缔智雅幼儿园,新建一所慈林中心幼儿园,保留南张幼儿园。整合以后小学高段实行寄宿管理,低段实行半寄宿管理,这样既保障了辖区内生活困难家庭及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有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也减少了他们的经济支出。
四、基本措施
(一)丰富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使命感,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之路;坚持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依靠科学规划、科学施教、科学管理,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落实“以人为本,规范严谨,科学创新,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夯实“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个性培养,人人成才”的办学模式。
(二)实施两大战略
1、素质培养战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着力打造“办一方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知行并重,将传道与养成结合起来,将文化熏陶和道德培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竞赛辅导,转变学困生与培养优生两手抓,不偏废。
2、整体提升战略。面向全体学生,既求人人升学,更求人人成才。要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素质,为他们的人生之路打下宽厚而坚实的基础。备课组活动着眼于全体教师在教育思想、施教水平、管理能力等的提升,培育更多有影响力的名师。
(三)推进“五大工程”
今后三年,我校要从如下五个方面扎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1、德育工程
坚持“先成人,后成才,再成功”这一宗旨,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儒雅大气、博学笃行的良好修养。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过程性评价为抓手,以励志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做实德育工作,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耕耘出肥沃的土壤。
德育活动要服务于办学目标的达成,扣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道德底蕴、文化底蕴”四个关键词,开展序列化教育活动。
要以名班主任评选和“名师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德育研究,改进德育方法,倡导从身边选材,从点滴做起,大处着眼,细处着墨,以潜移默化方式和独具匠心的活动将宏大教育主题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素养。
2、队伍工程
班子队伍建设以打造廉洁、高效的管理团队为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强化班子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打造一支“廉洁、合作、务实、高效”班子队伍为重点,致力于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将教育改革的相关制度作为杠杆,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将名师引领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将以人为本和事业成就融为一体,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队伍要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建立班主任业务档案,并用制度保证使班主任工作成为教师业务上的长期追求。强化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级部建设,使班级成为学校最具活力的基本单元。
学生队伍建设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强化自主学习意识,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模式,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使各具特性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
激励机制方面,继续完善县管校聘工作,真正建立起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定期考核淘汰的良性竞争机制;解决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线教辅无差别的问题;
继续修订完善考核方案,力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全方位的适合我校教师的考核体系。
3、文化工程
未来三年,要继续以打造先进的学校文化为抓手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校园环境建设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注重功能分区,扩大绿化覆盖和多样植物栽培,为师生创造宜人、恬静、自然、和谐的环境。
制度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民主与现代,形成开放、包容、合作、竞争的文化氛围,追求兼容并包、自主发展,规范严谨的文化内涵;鼓励师生独特个性的创造发展,关注每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活动文化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新颖别致的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影响,培育学生的高尚情操。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净化校园环境和师生言行,引导全体师生争做文明标兵,循序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4、质量工程
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扭住高效课堂建设牛鼻子。着力于现代人文教育与现代科技教育的交融,通过新课程的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现代人文知识及现代科技知识教育,学会自我发展的学习方法,并据此成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力量,成长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人才。
5、幸福工程
推进幸福工程,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重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师生个体发展与人生幸福;就是致力于追求这样的局面:师生在慈林工作学习,身心愉悦,没有疲倦感和压抑感,情绪饱满,内心充实,精神升华。从一定意义上说,幸福工程是优质教育的基石。在精神层面,实现管理民主、人际和谐;在物质层面,追求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发展有利;在心理层面,让师生对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豪感、饱满的获得感和旺盛的自信心,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幸福:通过团队活动和探究性学习营造生际关系的良好氛围;倡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共存、共生、共长、共乐的平等关系;构建绿色课堂,让学生享受成功;改变学校“小气候”,减轻课业负担,让学校评价更具人文性;改革对于学生评价的指标体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素质。还有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竭尽所能提高教师福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学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文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