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美育评价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保存为word 打印 关闭
索引号000014349/2024-00122
发文字号 发文时间2024-01-02
发文机关长子县熨台幼儿园 主题词
标题长子县熨台幼儿园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主题分类教育 发布日期2024-01-02

 时间:2017-08-20       大    中    小      来源:长治日报

长子县熨台幼儿园美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工作标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将美术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办园的方方面面,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之人、服务社会之人,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办园特色,提升办园水平。

二、总体目标任务

培养学前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在学前儿童自身主动投入审美活动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相应的表现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创造力。

三、实施步骤

(一)美育教育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幼儿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在优美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中,能够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兴趣。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无论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还是班级环境布置、活动区的设计都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和目标性,动手之前要弄清楚,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环境,达到怎样的目的,布置的环境对幼儿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幼儿我们要设法让他们参与到创设美的环境活动中来,让孩子在自己参与创设的优美环境中接受美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应用绘画、歌舞等艺术形式以及游戏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幼儿的身心发育具有情绪性波动大、以象形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因此,唱歌、跳舞、画画、听音乐、讲故事等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所以,幼儿园里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儿歌、幼儿歌曲、幼儿舞蹈、儿童绘画、甚至诗歌等让孩子学习,并通过学习帮助幼儿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发现其中的美。

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很容易记住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并通过游戏再现,比如:扮演“商场”里热心的营业员、做“时尚屋”的小小发型师、办“娃娃家”游戏、扮演小医生、小护士去关心病人等等。

游戏还能够推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并创造美。比如:手工活动幼儿通过把材料进行分类、裁剪、粘贴等完成一件作品后,可以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这种自己设计、自己表达、自己创造的活动,将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追求。因此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创作,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促进幼儿通过思考和实践把自己对美的理解付诸行动的好方法。

三、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幼儿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大自然赋予孩子原生态的美,城市生活同样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善于细心观察,选择其中能为孩子理解的事物加以引导,同样可以提高幼儿认识生活、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比如:壮观的立体交叉桥、变幻的霓虹灯、宽广的大马路、雄伟的高楼大厦等。让幼儿通过观赏现代文明成果,自己设计未来城市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懂得学习、创造的重要意义并更加热爱生活。

我们还要不断地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幼儿热爱生活,活泼、开朗、乐观、自信。在帮助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仔细地倾听,要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表现出他的感受,表现出他的想象和思考。这样的美育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情商。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常常被自然景物的各种色彩、声响、形态所吸引。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揭示自然景物中的美。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让幼儿观赏自然现象的课程或者活动。比如:带幼儿去郊游,看花展、逛公园等,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艺术语言,讲解大自然中的美,提高幼儿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比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小河、温暖的阳光、嫩绿的小草、挺拔的大树、美丽的小花等等,让幼儿感受到,只有我们爱护环境,我们周围的世界才能更美,让幼儿观察小蜜蜂采蜜忙,感受到只有像小蜜蜂辛勤劳动,不做懒惰虫,才能创造甜蜜生活。让这些美好的事物感染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美育中学会尊重大自然并从美好的自然现象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信念。

四、通过美育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思想的培育

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德育给美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了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吸引了的手段,通过每并利用美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德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美育与德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幼儿的审美欣赏能力必不可少。教育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懂得美、理解美以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五、确定美育文化课程建设目标

优化幼儿园美育文化课程建设的前提是要确定其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具体的目标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才能够更高效的达成目标并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量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情况,立足幼儿实际,以美育文化为基础,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品质,满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要求,并通过美育文化课程教学能够实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良好品德修养的培育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的塑造。

六、提高幼儿教师美育教学能力

美育文化课程教学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更关乎精神世界的引导,因而教师还需对美育理论进行深入钻研,了解其与幼儿全面成长发展的相关性,立足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育来组织课程、改进课程,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要重视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指导经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做出调整和完善,打造更具教育价值的美育文化课程,促使幼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七、优化美育文化课程管理评价机制

幼儿园美育文化课程建设中需重视对其管理评价机制的优化。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督导教师美育文化课程实施建设的合理性,保障课程的有序组织与有效进行。在对幼儿评价方面,要注重幼儿的成长性、发展性特点,丰富评价主体,让家长和其他幼儿也参与到幼儿评价当中,同时拓展评价内容,在美育文化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评价其学习过程、能力提升以及情感素养等情况的变化,将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个体性评价等融合到一起,全方位考量幼儿在美育文化课程学习中的成效,并为后续课程的实施提供优化参考。教师还需明确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美育文化课程建设目标、提高美育教学能力,创新游戏化、生活化、自然化的课程组织模式,同时优化课程管理评价机制,从而切实有效的提升幼儿审美能力与品质修养。

在以“向美向阳”理念为导向的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美育文化课程作为培养综合素质、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美育文化课程教学的价值,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美育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完善还将继续,我们也会在不断的在实践研究中获取更加丰盈饱满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