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  |   长治市政府

今天是

热点查询:长治长子旅游法兴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知识库

节前必看!一大波动图来了,这些安全隐患你可能不知道!

 时间:2020-09-30 14:56       大    中    小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网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中秋国庆8天长假就要来了!

  小伙伴们做好假期安排了吗?

  等等,先别顾着高兴

  节假日期间潜在的安全隐患你都清楚吗

  小编精心整理了4大区域安全提示

  动图+案例+要点提示

  干货满满 助你平安过节

  一

  景区活动:安全第一

  危险因素:坠落、溺水、触电、火灾等

 

  01

  消防安全

  ■ 严禁乱扔烟头,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景区,严禁在禁火区使用明火、野炊、燃放烟花爆竹等。

  ■ 景区要做好电气线路、消防器材、安全出口等检查工作,做好应急演练熟悉逃生方案。

  ■ 焚香区应安排专人看管,远离可燃物。

  ■ 规范景区车辆停放,严禁堵塞公共出口、消防通道。

  02

  游乐项目安全

  ■ 警惕热门而危险的“网红”高空项目,游玩前应查验相关安全资质,认真阅读安全提示,仔细检查安全锁、安全绳等安全装置是否正常。游玩时遵守规则、按章操作,不做危险动作。

  ■ 特别警惕儿童游乐项目安全,一些常见的蹦床、滑梯、充气堡等项目隐藏诸多安全隐患,家长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项目,尽量避免做一些冲撞性很大的运动,同时一定要看好孩子。

  ■ 作为商家,必须对游乐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必须在每项游乐区域的最显眼处张贴安全须知的标示牌;一定要配备相应数量的安全员进行巡逻;发现游玩者不遵守安全规则,应及时主动提醒。 

  03

  盲目探险

  ■ 提前做好路线规划,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不盲目探险,尽量结伴而行。

  ■ 掌握应急逃生常识,雨季避免进入地质灾害多发区,严禁前往未开发的景区。

  ■ 在可能进入手机无信号区域的,最好携带卫星电话和GPS。

  ■ 携带充足的食品、药品等应急物资和安全装备。

  04

  溺水预防

  ■  儿童在泳池游泳时,需时刻有人看护,不要让孩子单独下水。

  ■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禁止在水库、河沟、池塘等地游泳。

  ■  在堤坝等水边活动时注意安全,例如观潮活动要选择安全区域和地段,注意警示标志,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二

  道路出行:提高警惕

  危险因素:

  拥堵、雨雾、疲劳驾驶、超载

  9月19日,江苏淮安,一位母亲在骑电动车过马路时多项违法(闯红灯、违规载人、未看好孩子、未佩戴安全头盔),车上7岁儿子被车撞飞。

  西新余,一名13岁男孩将身体伸出车顶天窗外,当车辆通过道路限高橫杠时,男孩头部与限高横杠相撞,当场死亡。

  01

  遵守交规

  ■  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车。

  ■ 严禁闯红灯、违法超车,不要占用对向车道逆向行驶,切勿违法占用应急车道。

  ■ 驾车出行,不要玩手机、发微信以及抽烟等,切忌分心驾驶。

  ■ 规范使用安全带,电动车、摩托车戴好安全头盔。

  ■ 节日期间,拼车、租车、自驾车出游的朋友,请勿超员。警惕面包车、摩托车及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人货混装。

  ■ 节日期间驾车出行,保持平和心态,不开斗气车,不随意变更车道或在车流中穿梭抢行。

  02

  警惕雨雾

  ■  入秋后团雾增多,影响交通安全。如遇大雨、团雾等恶劣天气,要及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雾灯,降低车速,适当增大跟车距离,避免急踩刹车、急打方向,容易引起车辆侧滑侧翻。

  2019年10月3日6时,宁洛高速因突发团雾相继发生4起交通事故,造成10死7伤,17辆车不同程度受损。

  ■ 车辆在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请谨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03

  预防汽车伤害

  ■  警惕汽车盲区,司机开车前,检查车前车后有没有人。家长应告知孩子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盲区,不要蹲在车前玩耍等,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  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在行驶的车上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尽量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  千万不要把孩子遗忘在车中。

  ■  在车上时,让孩子使用儿童汽车座椅。千万不要把婴幼儿放置在带有安全气囊的汽车前座。

  04

  安全准备

  ■ 提前规划,合理安排错峰出行。

  ■ 出行前全面检查车辆安全性能,特别是轮胎气压、刹车性能。

  ■ 出行前关注沿途路况和天气,尤其山区行车。

  三

  公共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安全

  危险因素:

  火灾、爆炸、儿童意外伤害、踩踏

  4月26日,台北一KTV发生大火,造成6人死亡,40多人受伤。

  2019年10月13日,江苏一小吃店发生液化石油气爆炸,造成9死10伤。

  01

  消防安全

  ■ 经营单位要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确保消防控制室24小时双人值班,加强巡查;加强火源、电源管理,严禁营业期间动用明火、进行电、气焊操作。

  ■ 不在宾馆等房间里卧床吸烟。

  ■ 进入公共场所后,先行查看明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

  ■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

  02

  扶梯安全

  男子边打电话边依靠在扶手上,重心不稳摔倒。

  ■ 乘坐自动扶梯时双脚要踩到黄线内站稳,不要在扶梯上戏耍打闹。

  ■ 不要用手去摸或倚靠在固定不动的护板上,以免被滚动的扶梯拉倒;也不要使劲压住电梯的扶手,不让它移动。

  ■ 如果衣物或鞋不慎被夹,可迅速脱下,认清紧急停止按钮。

  03

  意外伤害

  ■  让孩子远离柜台或立镜,防止被砸伤,或被柜子棱角磕伤。

  ■  警惕玻璃门、旋转门、自动感应门等。时刻看好孩子,防止被夹伤,撞倒。自动感应的玻璃门,教导孩子不可以站在门中间。

  广东佛山,一商场玻璃门突然倒下砸向3岁女童,致其头部多处骨折。

  ■  警惕玻璃窗边的护栏,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

  ■  警惕高空坠物,经营单位做好高空悬挂物、装饰物、附着物等安全检查工作。

  04

  聚众踩踏

  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玩密室逃脱发生踩踏,手指被踩骨折。

  ■ 不要贸然在人流中系鞋带、提鞋、捡东西。有人倒地不围观,相互提醒不乱喊。

  ■ 拥挤两脚分开立,防止被人推倒在地。自己绊倒蜷成球,双手紧扣在颈后。

  ■ 无法撤离先躲避,无法躲避先靠倚。

  05

  儿童防走失

  任何时候,家长一定不能分心让孩子离开视线。一定要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父母名字及电话号码,告诉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骗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同时模拟特殊情况和孩子一起演练。

  四

  居家安全:不能大意

  危险因素:

  燃气爆炸、火灾、触电、中毒

  上海一居民家中电动车电池在充电时突然爆炸起火。

  01

  用电安全

  ■ 严禁在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和户内停放电动车,并充电。

  ■ 充完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外出前要关火、关电、关气。

  ■ 电器插座、接线严禁超负荷使用,不私拉电线,购买使用“三无”家电产品。

  ■ 如遇电器冒火花、冒烟、有异味,应立即断电,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也要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 电器取暖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02

  厨房安全

  ■ 用火不离人,使用燃气时必须有人照看。

  ■ 定期检查天然气软管是否牢靠;电线有无潮湿裸露;定期清理油烟。

  ■ 火源旁不能撒面粉、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 微波炉不能加热鸡蛋等食物,高压锅要检查排气孔等。

  03

  儿童安全

  ■  警惕高空坠落和尖锐物体磕碰,不要在阳台摆放凳子等可攀爬物品。

  ■  避免儿童单独在家玩耍,随意拉动触碰电线、插座、开关。

  ■  不要用料瓶放消毒水等化学品,谨防误食。

  04

  警惕吸烟

  ■  不卧床吸烟,酒后、睡前、疲倦时不躺在沙发或床上吸烟,更不能乱扔烟头。

  五

  常见应急常识

  01

  火灾逃生

  ■ 第一时间弄清楚火势大小并报警,及时做出固守待援还是迅速逃生的决定,不要盲目逃生。

  ■ 切勿乘坐电梯逃生。

  ■ 不要贸然打开门窗。开门前先用手触摸房门,如果房门变热,则不能轻易打开。

  ■ 遇到浓烟时,可利用衣服毛巾等沾湿捂住口鼻,尽量降低行走姿势。如果烟气特别浓,可贴近地面爬行。

  ■ 在阳台或者楼顶打电话求救,或者用醒目的物品引起消防员的注意,切勿盲目跳楼。

  02

  燃气泄漏

  ■  立即关闭家里的燃气总阀门

  ■  迅速开门、开窗进行通风

  ■  严禁火源,不要在屋内打电话、开关电器、穿脱化纤类衣物等,防止产生静电或火花。

  ■  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且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的报警电话,请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03

  山洪泥石流

  ■  水流变得浑浊,水量变大,伴随树枝等流下。

  ■  山谷有轰鸣声。

  ■  向两侧山坡高处跑。

  04

  一氧化碳中毒

  ■ 对神志清醒的轻度中毒患者,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立即送医院就诊。

  ■ 对神志不清的患者应确保呼吸道通畅,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发窒息,并及时送医。

  ■ 对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头部放上冰袋,以减轻脑水肿,并马上送医,进行专业救治。

  安全,最大的盲区是人的忽视,希望大家欢度佳节放松心情时,切勿放松安全意识,谨防事故、严防疫情,祝大家“双节”假期平安快乐!